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刑事诉讼开庭流程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开庭时审判长应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是否公开审判;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名单;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告知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等。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二、哪些情况下法院会中止审理?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2、被告人脱逃的;
3、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及法院进行,检察院发起公诉后,案件进入法院审理程序。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有固定的程序,宣布开庭后,法院宣布调查结果,然后双方展开辩护,之后进入评议,经过评议团商议,最终出具刑事判决书。
一、二审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实际什么时间安排开庭,这还要结合法院案件的排期情况。但最终的审限肯定不会超过法定的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二、民事二审的程序是怎样的?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4、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5、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6、宣判。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综上所述,当事人拿到一审判决书后,可以继续上诉,法院拿到上诉材料后受理,在民事诉讼二审中,法院立案到判决的期限是三个月以内,至于立案后多久开庭就看法院安排。法院开庭之前会通知到双方当事人,对缺席参加的,经过公示送达后采取缺席审判。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