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民事诉讼终审多久出判决书?
民事诉讼终审后,如果是当庭宣判的,在十天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当庭发给判决书。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二、民事案件判决书什么时候生效
民事案件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后,也就是判决的15天以后生效。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这个说法的。所以,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三、民事案件二审终结后还能上诉吗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二审终结后不能上诉,但如果对生效判决认为有错误,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因此,民事诉讼终审后,如果是当庭宣判的,在十天内发送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当庭发给判决书。
一、民事盘踞以后多久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一)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二)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四)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二、民事判决书有哪些内容?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结民事案件的重要标志,是对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确认,因此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即制作民事判决书。人民法院制作民事判决书时,应当依据案件事实并正确适用法律,同时,必须文字简洁、表达准确无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审判实践中的做法,民事判决书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等三大部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一)首部
首部主要包括标题、案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开庭审理的时间、审判组织、所适用的程序等内容。
(二)正文
正文部分是民事判决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含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权利请求、判决理由和判决主文。
(三)尾部
判决书的尾部包括本判决是否准许上诉、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同时要注明该判决书制作的年、月、日,并应当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判决书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主要是对一审诉讼案件判决书的要求。非诉讼案件和二审诉讼案件的判决书,在内容和要求上与此不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书,由于不存在民事权益之争,所以不存在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又由于非诉讼案件是要求确认法律事实,所以应当记明申请人申请确认的事实和根据。同时,也不要求写出上诉期间和上诉审法院,只需表明该判决为终审判决即可。
如果制作判决书时发生失误,如错写、错算,或者经过法庭审理核实的事实、口头宣判时已经宣告的事项被判决书遗漏,或者其他应列入判决的事项未被列入判决,可以用裁定的方式对判决书的内容进行补正,但这种裁定不属于补充判决。
民事判决书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是人民法院根据法律事实所做出的关于该案件的判决。民事诉讼书生效之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般是在15天之后。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