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证据不足民事起诉如何处理?
驳回起诉,在民事诉讼中,我国采用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制度。法院可以以证据不足为由,裁定驳回起诉,并且证据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是由负责举证的人来承担的。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民事诉讼中,法院是没有义务给原告或被告调取证据的。原告不提供证据有可能承担败诉的风险。
法院也有调取证据的时候,分为两种情况:
(一)依职权调取证据,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的;
(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二)依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况:
(1)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材料;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材料;
(3)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材料。
二、民事诉讼中,原告败诉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主体不适应。原告不具备诉讼的主体资格,其所诉讼事项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
2、告错了对象。如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被告的职务行为,而起诉被告个人等。
3、超过诉讼时效。原告不在诉讼时效之内行使诉讼权,却又不依法主张权利,未有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情形。
4、管辖错误。如把行政案件当作民事案件诉讼等。
5、举证不能。原告不能举证或所举证据不合法或存在重大瑕疵不被法院采信。
6、索赔过高。一些侵权案件,原告索赔金额过高明显超出实际损失,损失大量诉讼费用。
7、合同无效。因签订的合同无效,原告自身有过错,应承担民事责任。
因为法庭会对涉及到民事纠纷的相关案件进行确认的,如果证据之间不具备关联性,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该证据不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的某些侵权行为的,存在,含糊不定的等这些情形都会按照证据不足来处理,证据不足有可能会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甚至是败诉。
一、民事诉讼证人证言必须质证吗?
可以对证人他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去进行质疑,因为证人如果是和当事人存在着利害关系,这种情况这人就有可能出于这种利害关系为对方说话,所以当事人可以是从这一方面去入手,还有证人他的证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证人他的证据是否存在着矛盾关系去进行展开。
对证人证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证:
1、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2、证人的主观能力。如感知力、记忆力、表达力等;
3、证人的基本情况;
4、证人证言的来源及合法性;
5、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和条件;
6、证言的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
7、证人前后的证言是否矛盾;
8、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及其因果关系
9、对证人证词的质证,即是对法庭上宣读的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的质证
10、证词形成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11、证词的来源;
12、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13、证人的基本情况;
14、证人的主观能力。如理解力、记忆力、表达能力、感觉能力等;
15、证词的内容及要证明的问题;
16、证词的真伪;
17、证词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及其因果关系;
18、证人未能出庭的原因;
19、必要时,要求当庭质证,或提出不可信的意见
律师对证人证言质证后,应结合有关案件材料,评价证人证言,发表是否可信的意见,并阐述理由。
二、我国关于证人证言有哪些规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因此如果是在一个民事诉讼案件中,证人已经提出了证言,那么对证人证言的质证,就可以从证人他和这个案件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以及这个证人他证据来源的具体途径,以及这个证据是否是属于合理又合法的,而且证人他在一个证言当中是否存在着各种矛盾的情况,都是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进行质疑的。
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有可能涉及到采集证言作为审判依据,但是证人证言需要经过质证才会被法庭采用,并不是所有证人证言都可以被用作审判依据。法庭对证人证言的质证过程是比较完善的,但是有证人由于缺乏对相关只是的认知,就简单认为在法庭上可以作伪证,殊不知这是犯法的。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