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民事经济纠纷应诉答辩状范文包含哪些内容
1、标题
写“经济纠纷答辩状”字样。如属二审程序的答辩,要写明“上诉答辩状”字样。
2、答辩人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答辩人的单位全称、性质、地址及电话、开户银行、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等。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不必写。
3、案由
要概括写明对何单位或对上诉的何案进行答辩。一般写:“答辩人于 年 月 日收到某法院交来原告人(或上诉人)因某案的起诉状(或上诉状),现答辩如下:”。
4、答辩的理由
这是经济纠纷答辩状最关键的部分。要求针锋相对地明确回答原告人或上诉人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并明确阐明本方对争议事实的主张和理由。
5、答辩意见
在有针对性且充分地阐明答辩理由的基础上,答辩人应提出自己的答辩意见。答辩意见可包括:根据确凿事实与证据,证明己方行为的合理性;依据有关法律条文,说明已方答辩理由的正确性;归纳答辩事实,揭示对方当事人法律行为的谬误;提出对本案的处理意见,请求人民法院予以合理的裁决。
6、尾部
结构及写法与起诉状基本相同。但具状人应称“答辩人”。
7、附项
与起诉状基本相同。
二、书写答辩状的注意事项
1.据理反驳。在撰写答辩状时,要依次抓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紧紧抓住对方所陈述的错误事实或者所引用有关法律的错误,建立反驳的论点;第二个环节,是列举客观真实的事实,恰当地证据作为反驳的论据;第三个环节即是经过分析论证,推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2.抓准关键,即找到双方当事人在纠纷案件中争执的 “焦点”、问题的要害,针锋相对地答辩。
3.语言可较为尖锐犀利。答辩状具有的论辩性决定了其语言必然较为尖税犀利,针尖对麦芒,且富有气势。无可争辩的事实加上尖锐犀利、富有气势的语言,必能有助答辩人在诉讼中变被动为主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方的诉讼请求合理、合法,也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承认,绝不能违背事实和法律。
4.注意答辩时限。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10天内提交答辩状;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15日内提交答辩状。因此,被告或被上诉人应在法定期限内尽快提交答辩状,及时行使答辩权利。否则,过期就等于自动放弃自我保护或争取合法权益的机会。
因此在书写答辩状的时候要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可以在庭审的时候对自己更加有利。答辩状的内容不宜过长,其中答辩理由和答辩意见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要认真书写。如果不会写的可以由自己的律师代笔。
我国个人经济纠纷多少钱可以起诉?
经济纠纷的诉讼标的额没有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除了要具备上述条件以外,还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提交起诉书或者起诉状。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起诉,必须受理;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经济相关的民事纠纷,因此我们在平时就需要注意和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