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公司合并成立新公司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的合并】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的程序】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债权债务的承继】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二、因公司合并被辞退怎么计算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公司合并有哪些法律特征?
1、公司合并是数个公司之间的共同法律行为,须以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合并协议为前提。
2、公司合并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自由行为,其合并与否及合并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3、公司合并是一种毋须通过解散、清算程序即可消灭和变更公司的行为。公司合并可以在不进行清算的前提下改变公司的存在、财产结构和股权结构等。
我国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公司合并的程序、方式,以及公司合并以后的债务承担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公司合并的过程中不能随便辞退劳动者,仅因为合并就辞退劳动者的,应该按照工龄和被辞退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付赔偿金。
一 、个体工商户如何缴税是合法的?
个体户一般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办法由税务确定,体现为查账征收,下面以福建省为例:
1、登录到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网站,点击"办税服务"。
2、点击"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进行下,安装完成后点击"立即体验"。
3、根据向导来完成设置,点击"立即体验",系统会自动从税务系统获取单位的办税信息。
4、输入办税人员基本信息,设置密码,下一步就是设置备份计划,点击"立即体验"进入到自然人客户端。
5、点击"人员信息采集",点击"添加",点击"保存",点击"扣缴所得税报告表填写"。
6、点击"下一步"申报表报送,点击左上角的"发送申报",点击"下一步"税款的缴纳。
二 、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义务
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健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由此可以看出个体工商户是需要交纳税费的。
( 1 )销售商品的缴纳 3% 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 5% 营业税。
( 2 )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 3 )还有就是缴纳 2% 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 4 )如果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三 、个体工商户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
第一,个人独资企业必须要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合法的企业名称,而个体工商户可以不起字号名称,也可以没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可以进行流动经营;
第二,个体工商户的投资者与经营者必须为同一人,即投资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自然人。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委托或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
第三,个人独资企业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也可以委派他人作为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负责人,但由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责任。而根据规定,个体工商户不能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在民事、行政、经济法律制度中,个人独资企业是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能以企业自身的名义进行法律活动。而个体工商户是否能够作为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一直是国内有关专家的争论焦点。更多的时候,个体工商户是以公民个人名义来开展法律活动的;
第五,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在财务制度和税收政策上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是采取支持的政策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是涉及到国家的免税等福利政策的时候。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