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民法典打印的遗嘱没有公证有效,《民法典》第1136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打印遗嘱要想发生法律上你必须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员在现场见证。
2、订立遗嘱的人员和见证人员在每一页下面进行签字。
3、必须要注明的是日期。
二、订立遗嘱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1、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精神正常,有正常的思维意识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遗嘱人受胁迫、欺骗的情况,遗嘱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没有法律效力。
3、遗嘱的内容和形式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遗嘱的内容和形式应当符合《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能与之相抵触。
4、遗嘱人处分的财产必须是其个人合法财产。
遗嘱人的财产涉及到夫妻共有或者家庭共有的,遗嘱人只能处分属于自己份额的个人财产,处分超出个人份额的遗嘱内容部分,该部分内容无效。
5、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不能委托他人办理。
三、办理遗嘱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1、遗嘱/遗赠人的身份证件(国内居民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港、澳、台居民需提供身份证、通行证,外国人需提供护照)、受益人的身份证影印件;
2、遗嘱/遗赠人婚姻状况证明(如结婚证、夫妻关系证明书、离婚证、丧偶证明等);
3、遗嘱/遗赠所处分的财产凭证,如房地产权证、存款凭证、股票等;
4、遗嘱/遗赠人本人草拟的遗嘱(如本人书写有困难的,可向我处申请代为草拟,经遗嘱人或遗赠人核对无误后签名并捺指印确认);
5、与申请公证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如遗嘱/遗赠人与受益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等)。
现实生活当中,大家订立完毕遗嘱之后,都会选择去公证机构再次公证一下,这样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且这种心情也是可以理解,毕竟想要万无一失。但是有一些人员他们可能在遗嘱的形式方面并不是特别了解,误以为打印的遗嘱无效,但实际上新的《民法典》中规定是有效的。
一、孙子孙女有遗产继承权么
应该说从法律上将孙子外孙一样有代位继承权,而不是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二、3种情况孙辈可获继承权
第一种情况是老人的子女先去世的。我国《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其遗产可以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但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或遗赠。另外,代位继承只发生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中。
第二种情况是,老人去世后,子女也去世的,老人的遗产也可由孙辈转继承。转继承和代位继承的不同是,转继承可以发生在法定继承中,也可以发生在遗嘱继承中。还有,转继承人的范围包括被转继承人的所有法定继承人,不仅包括原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还包括其他法定继承人,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第三种是老人在世时立遗嘱,将财产遗赠给孙辈。此外,如果孙辈尽了较多赡养义务,也可适当分得遗产。
对于“隔代传承”,遗嘱这种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现在,应用这种方式传承财富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目前,老人的遗产中大部分是房产,房产价值高,但分割性差。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家庭纠纷,特别是隔代传承这种非法定继承的,亲情会在长期的诉讼中一点点消融得荡然无存,对家庭关系的破坏力很大。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