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备案人员变更可否?🤔 大连备案地点揭晓!📍🏢 28字

2025-09-23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般施工合同备案是什么单位办理

以前在建设局业务收文窗口直接办理,凭备案受理回执领取办理结果。目前施工合同不需要备案了。

备案提交的资料清单

一)施工总承包合同或专业承包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原件;

2、合同正式文本一式4份原件;

3、合同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签订合同的,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承包人为外地企业的,应提交承包人资质证书以及项目经理(建造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5、招标工程,应提交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

6、非招标工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用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工程预算书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复印件。政府投资工程(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工程、应急建设工程和抢险救灾的建设工程)还需提供审计专业局出具的审计报告复印件。

二)专业分包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备案申请表》原件;

2、合同正式文本一式4份原件;

3、合同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签订合同的,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招标工程,应提交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

5、非招标工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用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工程预算书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复印件;

6、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的已办理备案手续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复印件;

7、建设单位同意工程分包的证明原件(劳务分包或已在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分包的专业工程可不提供);

8、分包工程承包人为外地企业的,应提交其资质证书,以及项目经理(建造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9、非招标工程,应提供分包工程承包人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复印件(核原件)。

三)劳务分包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备案申请表》原件

2、合同正式文本一式4份原件;

3、合同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签订合同,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招标工程,应提交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

5、非招标工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用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工程预算书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复印件;

6、建筑劳务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7、建筑劳务作业队长的任命书文件及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四)监理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原件;

2、合同正式文本一式4份原件;

3、合同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签订合同的,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招标工程,应提交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

5、非招标工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业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监理酬金审核文件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复印件;

6、总监理工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核原件)、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原件,监理单位为外地企业的,应提交其资质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五)合同变更备案

1、补充协议原件一式4份;

2、原备案合同复印件1份。

以前合同备案是需要去到当地的建设局的专门业务窗口进行办理的,合同备案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可以避免掉后续产生的很多合同的纠纷,因此,在过程当中,如果合同发生了补充或其他任何的情况,都需要记得及时去进行备案。需要明确的是,现在已经不需要进行施工合同的备案了。



一、施工合同备案人员退出变更可以吗

施工合同不需要备案了,但是备案的合同在备案之后后人员变更显然是可以的,合同需要合同当事方协商达成一致的合意后才能变更,将变更的合同或补充合同重新备案。合同中权利义务的变更,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通常来讲都是可以的,只要权利的让与人同意,或者义务的受让人同意,一般即可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施工合同怎么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方(以下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明确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经双方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项目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内容:

4、承包形式:

第二条工程期限

第三条工程价款、结算及付款方式

双方同意按下述第方式支付本合同价款,甲方付款前,乙方应提供正式发票。

第一种方式:本合同实行固定总价,经甲乙双方核定按本工程合同包干价为元人民币(大写:)。任何政策性因素和市场因素均不调整包干价。

1、本合同签订后日内,甲方支付元工程款;

2、工程竣工经甲方验收合格后,甲方支付元工程款;

3、余款元作为质量保证金,待保修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无息支付。

第二种方式:本合同实行按实结算,双方使用晨曦软件,依据最新现行定额计价规范和施工期(或材料定购期)的信息价(信息价不明确的以甲方确认材料价为准)进行计算,计算后的总价下浮%作为本合同的结算价款。

1、甲方于支付元;

2、乙方施工完成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及工程决算书,经甲方审核确认后,付至结算价款的95%,留5%做质保金,待保修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付清。

3、工程量及价格签证,签证单都必须有甲方现场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作为结算依据。

第四条建筑材料、设备的供应和采购

1、工程材料、设备由乙方采购。

2、乙方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才能用于工程,甲方认为乙方提供的材料需要复验的,乙方应按要求提供复验报告。经复验符合质量要求的,方可用于工程;复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退货处理,其复验费和退货损失由乙方承担。

第五条施工与设计变更

1、甲方签字认定交付的设计图纸、说明和有关技术资料,作为施工的有效依据,乙方不得擅自修改。

2、甲方因使用功能提出的变更内容,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乙方应先行实施,并及时做好现场签证。

3、设计变更增减数应以甲方代表签证单为依据,工程采用包干价,对增减部份的工程款由甲乙双方协商确认。

第六条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

第七条安全施工

乙方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由于乙方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八条质量保修

第九条违约责任

第十条纠纷解决办法

因本合同产生纠纷,如协商无法解决,双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一条附则

甲方:xxxxxxxxxxxxxxxxx

乙方:xxxxxxxxxxxxxxxxx

代表:xxx 代表:xxx

施工合同的备案需要严格基于建筑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程序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不同的合同内容和不同的施工情况,所认定的备案结果是不同的,但后期需要修改合同内容的,也是可以根据合同有关效力认定情况来进行处理的。

不管是签署什么样的合同,在签署的时候都是要了解清楚合同的相关内容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合同备案有所了解了。需要清楚进行合同备案的时候,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去什么部门进行这个合同备案,这些都是要了解清楚的。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施工合同是不强制要求备案的。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更多 法律 相关法律知识

【2025在建工程抵押新规揭秘🔍浮动抵押vs最高抵押🔗区别大
一、在建工程抵押如何解押才合法需要带齐有效证件已经相关合同,到有关部门办理。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59、60及61条的规定,可知以在建工程设定抵押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设立登记。申请在建工程
2025-09-23
🌟 浮动抵押与普通抵押有何不同?🤔 🌟 动产抵押与浮动抵押辨
一、房地产抵押合同的生效时间为什么?房地产抵押合同的生效时间为抵押合同登记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以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
2025-09-23
民法典网络购物纠纷要点📚起诉所需材料📝28字以内
1、网络交易中买家基于货品本身与网店描述是否相符、卖家服务态度等综合因素对商家进行的评级、评论,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只要不是出于恶意诋毁商业信誉的目的,买家给“差评”不属于侮辱诽谤行为2、在网络交易
2025-09-23
网络购物纠纷法律认定🔍管辖规定🌐28字以内📝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关于网络购物合
2025-09-23
他项权证办理时长及银行没收据处理📝🔍
一、他项权利证到期了有效吗?1、他项权证过期有效,可以对抗第三人,他项权证的期限不是什么“有效期”,是债务清偿期。债务人逾期未清偿债务的,他项权利人就可以行使抵押权了。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担
2025-09-23
网络购物纠纷管辖揭秘🔍处理方式一览👀!
一、网络购物纠纷处理怎么处理(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