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专利权断交年费会有什么后果
专利年费的缴费时间是从专利申请日起开始计算,专利授权当年的年费应当在专利局发出的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中指定的期限内缴纳,以后每年的年费应当在前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内预缴,到期前一个月内未缴纳的,专利局还会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如在到期后的一个月内仍未缴纳费用的,那就会产生专利年费滞纳金。
专利年费过期一个月是不需要缴纳滞纳金的,从过期的第二月开始产生全额年费5%的滞纳金,同时专利局也会下发缴费通知书,往后逐月增加,直至过期的第六个月产生全额年费25%的滞纳金。注意:只要在专利年费过期的六个月内补缴完专利标准年费和年费滞纳金,该专利就仍然会保持有效状态且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三种专利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10年内均可享受年费减缴政策。
然而专利年费过期超过六个月后则会产生专利权恢复费,目前专利权恢复费为人民币1000元,大概在过期7个月左右会下发专利权终止通知书,此时很多人以为到此专利权就真的终止了,其实并不是,还可以挽救。注意: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还可以自收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通知(专利权终止通知书)之日起2个半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此时只要在收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后2个半月内补缴完专利标准年费、年费滞纳金以及恢复权利请求费,那么就可以挽回专利权。
最后,如果在收到专利权终止通知书后2个半月内还未缴纳上述费用,那么就确确实实真的是因为未缴年费而导致专利权终止失效了,而且无法挽回,彻底的变成了“公众专利”。
二、外观专利设计包括哪些
通常,可以构成外观设计的组合有:产品的形状;产品的图案;产品的形状和图案;产品的形状和色彩;产品的图案和色彩;产品的形状、图案和色彩。
1、工业产品形状
工业产品外观形状是指对产品造型的设计,也就是指产品外部的点、线、面的移动、变化、组合而呈现的外表轮廓,即对产品的结构、外形等同时进行设计、制造的结果;
2、工业产品外观图案
工业产品外观图案是指由任何线条、文字、符号、色块的排列或组合而在产品的表面构成的图形。产品的外观图案应当是固定、可见的,而不应是时有时无的或者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看见。
3、工业产品色彩
工业产品的色彩是指用于产品上的颜色或者颜色的组合,制造该产品所用材料的本色不是外观设计的色彩。产品的色彩不能独立构成外观设计,除非产品色彩变化的本身已形成一种图案。
在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是:提出申请→初步审查→授权或驳回,也就是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授权前一般只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至于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实质性条件,则留待公众通过向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启动专利无效程序来审查。因此,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时间可以分为提出申请、审查和授权三个阶段累计获得。
一、专利权年费的缴纳通常要好多
(一)发明专利
1—3 年(每年) 900元
4—6 年(每年) 1200元
7—9 年(每年) 2000元
10—12 年(每年) 4000元
13—15 年(每年) 6000元
16—20 年(每年) 8000元
(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1—3 年(每年) 600元
4—5 年(每年) 900元
6—8 年(每年) 1200元
9—10 年(每年) 2000元
二、专利滞纳金怎么算
其实我国专利滞纳金的算法是比较人性化的,专利人只要不超过规定期限1天至1个月(含1个整月),只需要补缴年费,不用补缴滞纳金;这一段可谓是专利滞纳金的缓冲期,能给专利人一个月的时间缓冲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因此专利人除非是繁忙无暇顾及专利申请,要不然是可以按时缴纳年费的。
如若专利人超过规定期限1个月至2个月(含2个整月)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缴纳专利滞纳金了,需缴纳的滞纳金数额为全额年费的5%;以此类推下去,超过2个月至3个月(含3个整月),需缴纳的滞纳金数额为全额年费的10%;3个月至4个月(含4个整月),需缴纳的滞纳金数额为全额年费的15%……等等。
专利申请中专利人一般不会忘记缴纳年费的,如果是专利人忘记缴纳一般专利局也是会有相关的提醒的;当然可能会有专利人申请专利忘记缴纳的情形,这个时候就要在记得做好缴纳滞纳金的准备了,如果专利滞纳金超过六个月还没有缴纳的情形,那么专利局将视为专利人放弃专利,直接公开为社会所用。
未按时缴纳年费(除授权当年的年费)或者缴纳数额不足的,可在年费期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补缴,同时缴纳滞纳金;滞纳金的金额按照每超过规定的缴费时间1个月,加收当年全额年费的5%计算;补缴时间在超过规定期限但不足一个月时,不缴纳滞纳金。在补缴时间超过规定期一个月的,按5%年费递增滞纳金,最多25%。期满未缴纳的,专利权应当自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