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借条借款人都盖指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借条借款人都盖指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借条借款人指纹不是本人的通常情况下是无效的,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也是有可能是合法有效的,借条也可以委托别人写,但借条上签字的必须是借款人本人。借条生效的条件是: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有出借行为。
二、写借条注意哪些事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个身份证号码;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约定;
5、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6、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7、如数额较大也应注明借款用途,或交付款记录。
三、欠条与借条的区别有哪些?
1、代表的法律关系不同。
欠条仅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结算,能表示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非一定是借贷关系,说明在出具欠条之前或者之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就存在债权债 务关系。而借条实际上是一种借款合同的凭证,或者说是一种简化了的借款合同,说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是借贷关系,产生的是借贷之债。
2、使用的情形不同。
“欠条”是在双方有业务往来,但是相关账款尚未结清,在结算的时候,应付款一方向应收款一方开具的书面凭证。而“借条”则一般用在向自然人或者企业借款的情况。
3、产生的原因不同。
欠条可以是借贷之债产生的,也可以是侵权之债亦或是合同之债。而借条一般是借贷之债产生的。
借条上所记载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够要求债务人还款获得的社会具有法律效益的,通常是需要由借款人自己书写借条并且签字确认的,当然不会写字的也是可写通过按手印的方式来完成。
一、借条弄丢了能上诉吗?
借条弄丢了不能上诉,因为上诉是属于二审的权利,没有经过一审的话是不能够进行上诉的。
1、对于丢失欠条的情况,也是可以进行起诉的,前提是有证据,并且在诉讼时效以内。
2、证据包括录音、付款凭证等都可以,如果还有证人见证的话,就最好不过了。
3、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不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债务人恶意拖欠的还可以拘留。债务人去世的,可以从其遗产中进行清偿。
二、没有欠条怎么起诉?
(一)借贷关系没有欠条,并不妨碍起诉;
(二)起诉要符合相关条件,与有无欠条无关;
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分割或者发生争议,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予以保护的诉讼行为。
2、起诉的条件
(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简单地讲,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争执。
(2) 有明确的被告。
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谁侵害了他的民事权益,或者谁与他发生民事权益的争议。只有被告明确,诉讼方能成立。但是需明确的一点是,法律要求有明确的被告,重点在“有”字,而不论被告是否“正当”,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告错了人,选错了被告,并不妨碍诉讼的成立。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予以确认或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内容和范围应当明确、具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什么、支付什么、反对什么,应清楚、明白,不允许模模糊糊、模棱两可,否则,人民法院难以确定审判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因而难以提供审判保护的方法。事实和理由是指原告必须向人民法院陈述的 “案件事实”和“证据事实”以及支持该诉讼请求的理由。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实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说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发展、变更、消灭的情况及所持的观点、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至于原告所持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充分、证据是否确凿,法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不问。这些是法庭开庭审理时需要查明的事实,这关系到能否胜诉,但与能否起诉无关。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原告起诉的案件应该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也就是说,应当属于由人民法院主管,人民法院依法有权对这一案件进行审判。而应当由行政机关或企业内部处理的纠纷则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
在当代的社会,涉及民间借贷案件的时候,如果没有借条也可以到法院来进行起诉,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里的起诉是指一审过程当中的诉讼,并不是上诉的权利,所以没有经过一审的判决,是绝对不会存在上诉的权利的。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