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租房协议纠纷找哪个部门?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房东和房客都是因为临时退租或者是转租的相关事宜闹出的纠纷,而在遭遇这一类情况的时候,咱们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方法来解决:
(一)不需要涉及到解决房屋租房合同的情况
不需要涉及到解决房屋租房合同的情况指的就是出租人仅要求承租人偿付欠租并支付滞纳金的,法院应予支持,而滞纳金的收取则应该按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若合同中规定的滞纳金不适用(明显存在过高的情况)时,则另行计算。
二、需要涉及到解决房屋租房合同的情况
1、 承租人明显做出了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的情况;
此时承租人应向出租人承担的违约责任是:所欠租金及其它费用的逾期付款违约金(即滞纳金);签约时所交租赁定金由出租人没收;当上述违约金及租赁定金不足以弥补出租人因解除合同所受的损失时,承租人还应向出租人另行支付损失赔偿金。
2、出租人在合同期间出现违约行为的情况。
出租人在合同期间出现违约行为的情况,处理的方式应为:出租人向承租人双倍返还租赁定金;赔偿承租人的装修损失;当上述违约金及租赁定金仍不足以弥补承租人因解除合同所受的损失时,出租人还应另行向承租人支付损失赔偿。
当然,如果上述的方法都无法为我们解决租房纠纷的话,那么咱们也可以走法律程序,拿着租房合同要求民事诉讼。
房屋租赁纠纷处理:
1、协商解决
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1) 申请仲裁解决问题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日常生活当中,租房协议是双方当事人都需要进行一个签订的,在签订过程当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矛盾,最常见的一种矛盾就是关于租金方面是存在着一些差异,就意思是双方来进行一个非常理性的解决就可以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到仲裁部门。
一、 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政策是什么?
因为疫情导致的诸如封城、政府颁布的延迟开工的政令是可以构成不可抗力的,而疫情本身,从冰冷的法律条文来看,是不能构成不可抗力的,毕竟哪怕在封城的武汉,外地租客想要回武汉继续使用租赁的房屋,在个体上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法律毕竟不能仅依据冰冷的法条,从法律原则角度观察并合实际疫情,主张疫情并非不可抗力的理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租户可以冒着个人风险而返回租住房屋,而这是适用于全国任何地区的,而如果全国租户均据此通过返回租住地“强行”使用房屋来行使租住权利,那么疫情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即主张疫情并非不可抗力,其内在逻辑是为了房东的利益,而无限增大承租方与社会的共同风险,牺牲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这是明显违背法律原则的。
二、租赁期满因隔离无法搬家算违约吗?
《民法典(施行)》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双方均可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疫情期间,若出租人已经明确表示要求解除合同,但承租人因为防控措施确实无法搬离,应属于不可抗力,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不搬离的同时,也应参照此前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由承租方向出租方支付使用费。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具体到房屋租赁合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只有因疫情及防控措施直接导致无法
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到租金减免或者免除,以及无法及时解除租赁合同的相关情况,其司法审查中的关键在于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只有在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才可以进行减免处理,如果不属于不可抗力的,那么是不可以减免的。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