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没有达到晚婚年龄能否结婚?详解婚姻法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女双方结婚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其中结婚年龄是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公民晚婚晚育,旨在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那么,未达到晚婚年龄的男女是否可以结婚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答。
未达晚婚年龄,能否结婚?
我国政府虽然鼓励晚婚,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达到晚婚年龄才能结婚。根据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只要分别达到22周岁和20周岁,就可以合法结婚。
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无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未达到法定婚龄而结婚的情况有两种一是通过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办理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二是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对于未达法定婚龄而登记结婚的,其婚姻被视为无效。而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则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在1994年2月1日之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之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应当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则按同居关系处理。
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
以下内容特指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无效婚姻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一)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并非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因此不享有夫妻权利,也不承担夫妻义务。例如,当事人之间没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没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不发生姻亲关系。
(二)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合法婚姻关系以外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为非婚生子女。然而,无效婚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不认为是非婚生子女。婚姻被宣告无效后,无效婚姻的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婚姻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同时,当事人必须妥善处理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如不能达成协议,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三)财产的处理
无效婚姻的当事人虽然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同居期间形成的财产或债务,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对于这些财产或债务,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人民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考虑到双方对无效婚姻的形成及存续有无过失和错误。
以上内容就是对“没有达到晚婚年龄能否结婚”问题的详细解答。我国鼓励晚婚,但并非强制要求达到晚婚年龄。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即可结婚。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专业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