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出轨保证书标准版法律效力与行为规范
🔍 保证书内容
保证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
被保证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
📝 保证内容
鉴于保证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现出轨行为,为挽回婚姻、维护家庭和睦,保证人特作出如下保证
🔹 深刻认识错误保证人明确知晓自己的出轨行为对被保证人及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对此深感愧疚,并承诺今后绝不再犯。
🔹 具体行为承诺
1. 与出轨对象彻底断绝往来,删除所有联系方式,不得再有任何形式的接触。
2. 保证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被保证人忠诚,尊重、关心被保证人,积极承担家庭责任。
3. 未经被保证人同意,不得单独与异性进行可能引起误会的接触或交往。
🔹 财产约定若保证人再次出现出轨行为,自愿放弃部分或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具体财产分配方式可由双方另行协商或根据法律规定处理。
🔹 违约责任若保证人违反上述承诺,应向被保证人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具体金额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 法律效力
婚前保证书关于出轨相关内容的法律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财产分配若保证书中关于财产分配等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通常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例如,约定出轨方在离婚时少分或不分财产,这种对财产分配的预先安排,在符合法定条件下,离婚时法院可能会予以参考。
🔹 限制人身自由若保证书中涉及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严等内容,则是无效的。比如约定出轨方不得提出离婚,或者要在公开场合进行羞辱性自我检讨等,此类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 离婚冷静期与同居
在离婚冷静期内和别人同居算出轨行为。
📝 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相互忠实。而出轨通常指在婚姻关系中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与他人同居显然违反了这一义务。
📝 道德层面
即使夫妻感情已经出现问题进入离婚冷静期,在法律意义上双方仍是夫妻,此时与他人同居的行为违背了基本的婚姻道德规范,会对配偶造成情感伤害,也可能影响家庭及社会公序良俗。
📝 财产分割
若在离婚冷静期内一方与他人同居,在后续的财产分割等离婚相关事宜中,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过错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适当倾向于无过错方,对有过错方在财产分配等方面予以少分或不分。
🔍 咨询与帮助
如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