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职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医保续交怎么操作?
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社保处于遣散费状态。由于员工医保的时效性强,离职金超过三个月的,在此期间患病住院不能报销。如果遣散费在三个月以内,只要及时补缴,就可以享受医疗基金的报销待遇。
因此,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到社保部门变更缴费主体,即单位缴费改为个人缴费。
具体操作流程是到社保局办公大厅的医保窗口办理缴费主体变更。需要提交身份证、离职证明、社保卡,填写缴费主体变更申请表,然后到社保部门指定的银行开户,签订代扣协议。然后将代扣协议返回医疗保险窗口。
二、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不问解除的事由,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又分三种:
1、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3、经济性裁员。出现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也分为两种:
1、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况,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其一,在试用期内的;
其二,用人单位以**、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其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没有法定事由,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由于员工患病而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去社保部门变更医保的缴纳主体,续缴医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情形: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经济性裁员,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职工患病解除劳动合同医保续交怎么操作?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工伤复发医保有报销吗?
一、工伤复发医保有报销吗?
工伤复发是有医保报销的。
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人员住院治疗工伤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工伤旧伤复发赔偿标准是否有统一规定?
工伤旧伤复发赔偿标准是没有统一规定的,员工工伤鉴定之后,伤情复发,是可以享受除伤残赔偿以外的工伤待遇,包含《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待遇的。即包含医疗费、住院期间生活费、器械费、以及停工留薪待遇等。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
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
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
金支付。
因此如果当事人出现了工伤,那么就需要在30天之内赶紧去有资格鉴定的机构申请工伤的认定,同时对后续的劳动能力作出鉴定,然后带着鉴定结果去申请有关机构的工伤赔偿,但是如果是在后面当事人在工作期间又旧伤复发,依然是可以找到有关机构申请报销的。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详细大家已经对工伤复发医保有报销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律师给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