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发生供暖纠纷物业怎么处理比较好
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发生供暖纠纷,物业应首先和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业主不配合的原因;然后,分解问题,看应该归属于哪个部门处理,必要时还应协助业主一起维权;其次,如果业主不配合,那么可以寻找社区片警、居委会进行调解处理;最后,如果业主依然不愿意调解处理,可以起诉至法院,但不得采取停水停电停热,强制业主交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 【业主支付物业费义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二、采暖业主遇到室内温度不达标如何取证?
实践中,因室内温度不达标业主拒交供暖费民事纠纷最为常见。但往往是采暖业主胜诉率较低,其原因就在于举证不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也就是说,业主才是应承担主要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并承担其举证不足的后果。
因此,如果业主在供暖期间发现室内温度不达标,应立即给供热单位打电话,或者拨打相关供热监管部门的监督电话,由供热单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测量室温,或委托具有室温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书面测量记录,这种检测结果具有法律上的证明力。
同时,还可通过申办证据保全公证等办法,将原始证据进行固定。一般情况下,因供暖方责任使业主卧室、起居室室内温度未达到供暖合同约定的,应当减收或者退还相应的采暖费。具体减免金额,则需要根据各地区供暖规定或供暖合同确定。
发生涉暖纠纷后,如果所在省市有地方规定,则依据地方规定;如果供用双方另有约定,那么应按照约定来进行判决;如果供暖单位与用户没有合同约定,法院将依据实际情况酌情进行判决。
综合以上,物业在处理业主因供暖纠纷欠费的问题时,应首先和业主进行沟通,了解业主不配合的原因。然后分解问题,看问题应该归属于哪个部门处理,必要时协助业主。其次,如果业主还是不配合,可以寻找社区片警、居委会进行调解处理。最后,如果业主依然不愿意调解,可以起诉至法院,但不得采取停水停电停热,强制业主交费。而且,业主供暖诉讼纠纷中,是承担举证责任的主要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足的不利后果,所以在问题刚发生时就应该找相关部门解决,掌握取证技巧。
一、保安服务的行政许可程序必须执行吗?
保安服务的行政许可程序必须执行。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审批应当在政府行政机关的相关部门中,公民依法进行相关行政许可的申请时,应当根据相关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交相关文件与材料,并配合做好审查工作,行政部门审核通过以后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许可就好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避免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可以办理行政许可的机构规定是什么?
1、最直接的差别是被委托主体性质的不同
一般委托的被委托主体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它们的基本职能不是行使行政职能或其他国家职能,而是从事非国家职能性质的活动。行政机关内部的委托,被委托主体本身就是行政机关,它们经常性的工作就是执行国家公务。
2、被委托主体的法律地位也不相同
一般委托中的被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时,也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而行政机关之间的委托,由于被委托主体本身就是行政机关,因而本身就具备行政主体的地位。但是,这种独立的主体地位,在其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职权时并不体现出来,它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也由委托机关承担。
最后,被委托主体的条件和范围要求不同。一般委托中,不是任何组织都可以成为被委托的主体,被委托组织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而行政机关之间的委托,被委托机关的主体条件一般没有限制,但是要求其职权范围与委托行使的行政事项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行政许可的设立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论是程序还是实体方面,都是违法行为,例如地方性的法规和一些政府的规章就不能够制定,法人公司或者是其他组织的资质的行政许可,除此之外,行政许可也需要进行公开,具有重大的意义。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