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监护人签的卖房协议有效吗?
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违反此规定的,法定监护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二、监护人有哪些责任?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对不当得利人进行追索,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为处分行为时,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否则,监护人不得为未成年人的财产处理行为。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因此要看当事人签的卖房协议是否有效,最重要的就是看监护人签的协议,对被监护人的财产来讲是否有增值作用,也就是是否能够有效维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如果只是出于将被监护人的财产做一个处理没有任何收益,那么这个卖房协议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可以。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智力水平、能力都还未成熟,所以没有办法成为民法上面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监护人来对他的生活和行为进行监督,保护,对他的权力进行代理,这就是监护人的概念。
(一)变更的原因:
1.在我国,通常来讲,未成年人是有法定监护人的,在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监护人,但是如果父母出现了意外,或者是没有能力和资格继续再担任监护人的话,未成年人也不可以没有人监护,此时就可以将法定监护人进行变更。
2.如果想要变更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话,条件必须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了监护能力或者是已经去世的情况之下,这是未成年人监护人不能再继续担任监护的理由。还有一种情况是监护人丧失的资格,比如说虐待,遗弃被监护人,做出了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事情。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那么监护人的资格是要被剥夺的,也就是要更换另一个监护人。
(二)变更时需要考虑的顺序:
1.如果父母丧失或者是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监护的话,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由有能力的监护人进行监护,第一就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由于通常情况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年纪都比较大了,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一定要考虑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问题,如果自己本身都需要人照顾的话,那是没有办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的。
2.在第一选择没有办法监护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兄和姐,这里注意必须是年长的哥哥和姐姐,年幼的弟弟和妹妹,虽然也算是亲属,但是由于年纪较小,没有办法进行监护。只有当兄和姐都年满18周岁,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并且有能力兼顾他人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更。
3.如果以上近亲属都没有办法成为监护人的话,那么与未成年人和其家庭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者是朋友,如果想要担任监护人的话,可以经过未成年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是村民委员会同意,审查合格之后就可以担任监护人了。
4.由于在第三种情况之下,该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比较远,所以对于其资质的审查是比较重要的,以防在监护之后做出对未成年人身心财产健康不利的事情来,所以必须要经过当地的村民或者是居民委员会同意,如果出现了不同意见,两者争执起来的情况,可以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5.一旦法定监护人进行变更了之后,原来的父母就不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了,同时,新的监护人要承担起监护责任来,一切以被监护人的利益为导向出发,不可以做出损害其监护内容的事情来。
《民法典》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关于法定监护人变更,以其通常来讲变更的顺序,在整个的变化过程当中,还要考虑被监护人的意愿以及监护人之前的行为表现等等。所有的考量都是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考虑,所以要慎之又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保障未成年人不收到侵害,我国对法定监护人制定种种条例,对于违反法律条例的监护人根据情节进行处罚。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