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期限规定📅小额诉讼程序🔍司法解释📄28字以内🌟

2025-09-22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民事裁决书与判决书的区别是怎么样的?

裁定与判决的区别有四点: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二、民事裁决与民事判决的具体不同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进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目的是解决民事权益纠纷,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

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根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判决根据的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

3、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准许当事人在裁定后10日内上诉,其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而判决允许上诉的范围比较广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在判决作出后15日内准许上诉。裁定的效力可以相应改变,如对中止诉讼的裁定,在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应作出恢复诉讼程序的新裁定;而判决的效力及于实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民事裁决与民事判决就使用事项、作出依据、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是不同的,具体的区别还有裁定贯穿诉讼程序的始终,判决一般只存在于民事案件当中。


一、民事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1)准备开庭:

1、书记员查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2、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3、审判长核对当事人;

4、宣布案由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

5、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

1、当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可以要求法院重新调查证据、鉴定或勘验,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2、当事人陈述: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的顺序进行。

3、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归纳本案争议的焦点和法庭调查的重点,并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4、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如果不能出庭,经法庭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语言,由法庭宣读;受诉法院委托外地法院代为询问证人的笔录应当在法庭上宣读)。

5、经审判长许可,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向证人发问,证人应当如实作答。

6、当庭出示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 当庭宣读鉴定结论 鉴定人向法庭宣读鉴定的方法和经过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发问。

7、法庭审判人员或者勘验人员当庭宣布勘验笔录,拍摄的照片或绘制的图表,应向当事人出示,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勘验人发问。

8、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

9、不能当庭认证的证据,可以休庭合议后再予以认定。

10、合议之后认为需要继续举证或者进行鉴定、勘验工作的,可以在下次开庭质证后认定;如果认为此次法庭调查,未能查清案件有关情况,法庭可以决定第二次开庭。

11、法庭决定再次开庭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对本次开庭情况进行小结,指出庭审已经确认的证据,并指明下次开庭调查的重点。如果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必要的证据已经齐备,即可宣布终结法庭调查,进入法庭辩论阶段。

(3)法庭辩论

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4)评议:

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

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评议笔录不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制评议毕,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当庭公开宣布判决结果,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要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法院。

二、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事实上,民事纠纷的庭审程序结束以后,人民法院也不一定会当庭宣判,也有可能会择期宣判,而且民事案件一般不会在第1次开庭的时候就直接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之前,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先进行调解。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更多 法律 相关法律知识

被害人与自诉人区别有哪些?🤔📚虚假诉讼犯罪属自诉案吗?🤔📜
一、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可以上诉吗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均可以上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不管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只要自诉人、被告人对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不
2025-09-23
民事裁定上诉状范文📄:🔍 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需立案吗?
可以上诉的裁定法律有明确规定。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时候,对所发生的程序上应解决的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在中国,民事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驳回起诉;财产保全
2025-09-22
根据民事裁定书**可上诉**吗?🤔 民事案由最新规定📜有哪些
一、一般证人出庭作证要多少钱在《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均对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如何计算和缴纳没有规定,长期以来影响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积极性。现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
2025-09-22
民事裁定效力如何确定?🤔刑事附带公益诉讼案由何处提起?🔍
一、民事证据证明标准是什么?民事证据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民事诉讼的规律决定所依据的事实,除免证事实外,都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高度盖然性(可能性)规则的理论源自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只能是法律事实。
2025-09-22
民事裁定上诉书范本必备内容📝: 1. 上诉人及被上诉人基本信
一、民事执行若干规定试行的时间是多久?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上报高级人民法院
2025-09-22
民事审判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民事证据规定2025对
一、民事裁定上诉书范本需要包含的内容有哪些?民事裁定上诉书范本需要包含的内容有: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基本情况;案件来源;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结尾;附项等内容。人民法院是法定的审判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所发生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