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诉讼时效中止条件🔍欠钱不还犯法吗?🤔

2025-09-17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债法中的诉讼时效中止条件有哪些

1、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在最后六个月之前(诉讼时效期间)但持续到最后六个月时尚未消失,则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3、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而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为此,民法把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我国的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中止前已经进行的时效仍然有效,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以前计算的诉讼时效至届满为止。

4、中止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之前,但持续到最后六个月时仍然存在,则应在最后六个月(注意:这种情况下不能在中止事由发生时,就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二、 民事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其中:

“应当知道”:约定还款期限的,从期限届满之日起为应当知道之日。附条件的从条件成就之日起。

“知道”:知道具体的加害人之时。如甲被人从背后打伤,后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乙所为,那从知道乙所有之日起算诉讼时效。

侵权行为所生之债的诉讼时效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

其中: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势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侵权行为持续发生的,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约定履行期限的债

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因为债务人到履行期限届满而不履行债务时才发生侵权事实,而且债权人依据债的内容应当知道这一侵害事实,故自此时起就能够行使请求权。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

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优惠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因为在此类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随时要求履行。债务人不依债权人的要求予以履行的,即构成侵权事实,债权人得以行使请求权。如果法律或合同规定了优惠期,则债权人请求履行只引起优惠期的起算,则当优惠期结束,债务人仍不履行时,才产生请求权。

以不作为为义务内容的债

诉讼时效自债权人得知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因为不实施相应行为是债务人的义务,则侵权事实自债务人实施相应行为之时构成。债权人一旦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即能行使请求权。

因此从全文叙述可以得知,诉讼时效的中止条件分为四种,分别为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法定事由必须在诉讼期间的六个月;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中止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之前。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更多 法律 相关法律知识

🏠 抵押财产可否转让?🔍 法律规定详解!💡
一、抵押期间能不能转让财产按照当前规定来看,在抵押期间,作为抵押人是可以将抵押的财产转让给他人的。不过,要是当事人之间对此有其他的约定,那么就按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处理。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2025-09-17
🌟抵押财产可否转让?📜 正文:根据法律规定抵押的财产在抵押期
一、已抵押的财产可以转让吗按照当前规定来看,在抵押期间,作为抵押人是可以将抵押的财产转让给他人的。不过,要是当事人之间对此有其他的约定,那么就按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处理。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2025-09-17
行政诉讼法证据类型📄驳回起诉后怎么办?🤔
借条诉讼时效已调整为三年;根据《民法典》(实施)的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
2025-09-17
婚内出轨证据搜集🔍坐牢离婚流程📜详析~💡
一、离婚和离婚登记的程序是怎样的(1)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具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2)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
2025-09-17
【个体租赁合同范本📝劳动法第90条📜详解】
一、合同之债诉讼时效是多久?(一)普通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按照期间的长度,可将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两类: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民法典》(于)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
2025-09-17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区别🔍七种解除取保候审情形🎯
一、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区别包括什么1、期限不同监视居住: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2、是否可以申请不同监视居住: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可以申请。申请主体,犯罪嫌疑人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