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遗嘱经过公证的,继承者需要携带证件到公证处办理手续。公民办理继承公证需要到公证处提交如下的材料: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1)注销的户口;(2)医院的死亡证明书或火化证明。
2.被继承人单位证明。证明内容:
(1)被继承人的姓名、姓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生前住址;
(2)被继承人的父母生存状况(后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注明死亡日期);
(3)被继承人的配偶状况(注明是否原配);
(4)被继承人的生子女(包括已死亡子女的死亡日期、其配偶和子女);
(5)被继承人的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要继承的财产权利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存款凭证、股票帐户及证券公司出具的股票明细单、债券凭证、专利权证书等)。
4.被继承人的遗嘱公证书。
5.全部继承人均携带户口、身份证到公证处。
6.要放弃继承权的人必须本人到公证处。在外地的,在当地公证处办理“弃权声明书”公证;在国外的,在驻在国的中国大使馆办理“弃权声明书”公证。需要材料:
①申请人的户口本, 身份证或其他有关身份证明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一般须复印两份);
②有关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二份;
③放弃遗产继承权声明书(须在公证机关公证员面前当场书写并签名);
④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出具的证明信件。
7.被继承人的档案复印件(单位盖核对章、密封)。
8.公证员审查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9.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从以上手续条件,可以看出,继承遗嘱或者放弃遗嘱需要全体继承人均到场,且均持有身份证和户口本,如果有遗嘱的一方因事或在国外,无法亲自到达公证处进行公证处理的,应该写明委托人和委托事项,由委托人代为办理。继承者需提交大量的证明文件以及财产文件,方可进行遗嘱的继承办理。
一、小脑萎缩的老人立遗嘱有效吗?
小脑萎缩的老人立遗嘱不一定有效,患有严重脑萎缩、但仍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是可以依照《民法典》(.01.01生效)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的。
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因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所以其所立的遗嘱无效。
有效遗嘱须具备以下5个条件:
(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
(五)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二、遗嘱无效的情形应该怎么处理
1、无效遗赠扶养协议导致的失效
遗赠扶养协议是诺成、要式法律行为,在遗赠人生前一经签订即发生法律效力,抚养人就必须按协议履行抚养遗赠人的义务,而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没有附加明确的义务,因此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于遗嘱。一个有效的遗赠协议会导致遗嘱中对遗赠扶养协议中已处分财产的处分失效,但并不影响对遗赠协议中未处分财产的处分效力。
2、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应以遗嘱人设立遗嘱时为准。如遗嘱人立遗嘱时无行为能力或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没有有效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按法定继承进行分割。
3、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导致的失效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之一,如果遗嘱人所立遗嘱是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以受胁迫或欺骗的方式所立,则该遗嘱全部无效。
4、多份遗嘱内容冲突导致的失效
在现实中,一个遗嘱人出现多份遗嘱的情形并不少见,多份遗嘱内容如果并不冲突,就不存在失效的问题,反而可以互补;但如果内容存在冲突,就必然导致效力较低的遗嘱的相应内容失效,衡量遗嘱效力高低的原则是:1、公证遗嘱优先于一般形式遗嘱,遗嘱人如欲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必须采取公证遗嘱的形式方为有效,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2、后遗嘱优先于前遗嘱,即在没有公证遗嘱时,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5、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的失效
遗嘱人生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导致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不发生法律效力。
6、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导致的失效
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只导致该部分遗嘱内容失效,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7、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的失效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如果遗嘱没有保留必要的份额,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应当首先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的部分再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8、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导致的失效
某些继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并不影响其他继承人的遗嘱继承权,丧失继承权的这一部分遗产份额依法定继承规定的原则处理。
9、清偿债务导致的失效
我国实行的是限定继承原则,即接受遗产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并不是承担无限责任,而是仅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承担清偿责任,如果被继承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所欠的债务,则首先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适当遗产,然后依法清偿债务,致使遗嘱继承失去意义二实质上失去效力;如果清偿债务后尚有剩余,剩余部分依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10、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导致的失效
遗嘱继承人如果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遗嘱此时尚未生效,其应继承的财产份额应依法定继承规定的原则处理。但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由于此时遗嘱已经生效,其应继承的份额转由该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继承。
11、形式要件欠缺导致的失效
遗嘱如果欠缺必要的形式要件,会导致遗嘱无效,所涉遗产依法定继承规定的原则处理。
患有小脑萎缩的老人,也并不一定就是已经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若是经过医院的确诊或者是司法鉴定,确定该小脑萎缩患者已经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此患病并被确诊病症之后订立的遗嘱并没有司法效力,其死亡后,并不能按照此遗嘱处理遗产。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