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我国实行结婚离婚自由的婚姻制度,协议离婚不成时,当事人可以选择诉讼离婚,但起诉离婚也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那么起诉离婚会受到什么限制呢?起诉离婚会受到时间限制么?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的知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以处理:…(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立法中这条法律规定主要是保护夫妻关系,防止有些人因为一时激动提出离婚,所以给夫妻双方缓解冲动的时间。
此外《民法典》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这是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特殊保护,女性在怀孕、分等期间属于特殊时期,需要人照顾,所以对丈夫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提出离婚做出了限制。
综上所述,禁止男方提出离婚的时间计算为:
1、女方在怀孕期间,是指女方从受孕之日起至分娩之日的一段时间;
2、分娩后一年内,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一年内不能提出离婚;
3、女方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即从女方人工流产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这一限制有两点例外:1、如果女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不受此限制,法院可以受理。至于是否准许离婚,还要经过审理后再行决定。2、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受此限制。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得到,夫妻双方矛盾无法合理调节起诉离婚的,法院会先进行调解,判决不准后期限为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起诉离婚还受女性怀孕哺乳期等的限制。
签离婚协议书是办理离婚手续很重要的一部分,离婚协议书是什么呢?离婚协议书,是指由即将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所签署的,关于离婚之后的财产分割、子女监护与探视、配偶赡养费以及子女抚养费等问题的书面协议。离婚协议书什么时候生效,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法定效力。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办理离婚手续时必须出具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协议书因为涉及身份关系,因此不受我国《合同法》调整。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离婚协议书在夫妻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故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时成立。然而,成立并不意味着协议生效。这是因为,协议内容以夫妻解除婚烟关系为前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离婚应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进行离婚登记,离婚协议书是其中需要携带的文书材料之一。因此,离婚协议书只有双方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相关的离婚登记手续后才能正式生效,而非签字后生效。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