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公司员工扣工资情况都有哪些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劳动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遭遇公司克扣工资怎么维权
1、双方协商解决。
首先劳动者应该跟公司协商,在和平友好的条件下达成一致。
2、申请调解。
劳动者遭遇克扣工资可以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提请处理。
劳动者可以将劳动纠纷直接提请处理,劳动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劳动仲裁裁决后,才可以进行劳动纠纷诉讼。
4、诉讼解决。
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劳动纠纷是由不服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劳动者因为工资等问题,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满意而想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用人单位扣工资的行为,我们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单位克扣工资肯定是违法行为,这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单位可以代扣代缴一些费用,包括由劳动者承担的各项社保费用、需要劳动者缴纳的个税等等。这些情况下,可以说单位扣工资就是可以的。
一、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超过多少?
1、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的时间不能超过36个小时,《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3、《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4、《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七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5、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标准工时员工每天工作超过八小时的,就算加班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二、国家法律关于加班补助的规定
《劳动法》第44条规定: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劳动部的相关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44条第2项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44条第3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而不得以调休的方式代替。
公司基本上也是在项目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安排员工加班的,但是,现实状况确是有很多领域员工基本上经常处于加班的状态,比如说餐饮行业,绝大多数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时间都已经超过了8个小时,而且单位也很少,甚至从来不支付加班费。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