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遗产继承的法定顺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首先,遗产将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若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值得注意的是,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若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也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与继承。
遗产均等分配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位的继承人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的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因此,遗产将按照“均等分配”原则进行分割,即同一顺位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特殊情况下的遗产分配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遗产的分配可能不会完全均等。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
1.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给予适当照顾。
2.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
3. 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若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这体现了继承中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不同种类遗产的分割方式
遗产的分割方式因遗产的种类而异
1. 现金类遗产(如银行存款、国债等)若有遗嘱,则按遗嘱分割;若无遗嘱,则均等分割。在继承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分割。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适当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
2. 大额资产(如不动产、股权等)若有遗嘱,则按遗嘱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一般按份分配。不适宜按份分配的,可以竞价,由价高者得;无人竞价的,只能拍卖出售;无法出售的,先保留资产,待出售条件满足时再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