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离婚财产分割关键问题解析
离婚时,财产分割问题往往是夫妻双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引发纠纷的常见原因。婚后无收入是否应分财产?婚后购买的房产是否可分割?继承所得的房产离婚时是否应分?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财产的多少,甚至可能影响百万家财。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离婚时财产分割的要点,帮助大家避免因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而遭受损失。
解答常见疑问
针对上述疑问,以下是一些基本解答
1. 婚后无收入是否应分财产?
答案是可以的。即使婚后没有收入,只要对家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有权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 婚后购买的房产没出一分钱能否分割?
这取决于购房款的出资情况。若购房款来自夫妻共同财产,则可以进行分割。
3. 继承所得的房产离婚时是否应分?
需看遗嘱是否有明确规定。若无明确说明,则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
为了在离婚财产分割中避免损失,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均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物品,如房产,即使未实际出资的一方,也享有相应的产权份额。
个人财产的界定
了解哪些财产可以分割后,我们还需明确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归一方的财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属于个人财产,但贵重物品如名包、名表、首饰等,若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离婚时仍需分割。
房产分割的特殊情况
房产作为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割问题尤为复杂。特别是当房产涉及父母出资时,情况更为复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的出资,通常视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除非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
因此,房产的归属和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出资时间、房产登记情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