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父母离婚后子女的赡养义务
父母离婚后,子女依然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即便父母不再共同生活,子女也有责任对年幼或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提供抚养费。成年子女若不履行赡养义务,则年迈且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具体来说,《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若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而第一千零六十九条则明确指出,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的离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会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赡养义务的起始年龄
赡养老人通常从60岁开始。这里的“老年人”指的是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当父母年满60岁或失去生活能力,或者子女经济独立时,子女就有责任承担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并关注老人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也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并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包括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而赡养人的配偶也应当协助履行赡养义务。
离婚赡养费的计算标准
人民法院在确定赡养费时,会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以及赡养人的经济能力。具体到城市户口的老年人,赡养费的给付标准通常参照各省市关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
赡养费的计算方法通常是从家庭总收入中减去家庭成员的平均生活标准,剩余部分再按赡养人数的平均数额计算。对于农村户口的老年人,赡养费一般以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农民年人均生活费数据为基准。需要注意的是,赡养费的数额是根据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被赡养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