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婚姻关系中,财产分割是离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关于离婚过错方是否能分得一半财产,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详细探讨。
一、离婚过错方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离婚过错方,指的是在婚姻关系中,因自身原因导致婚姻破裂的一方。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割。但是,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另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不分或者少分财产。这里的“过错”包括但不限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二、离婚过错方分一半财产的可能性
在实际操作中,离婚过错方是否能分得一半财产,取决于多种因素。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影响财产分割:
1. 过错程度:如果过错方的过错程度较轻,如偶尔的出轨行为,法院可能会考虑给予其一定比例的财产分割。
2. 财产来源:如果过错方的财产主要来源于其个人劳动所得,而非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其分得一半财产的可能性较大。
3. 双方协商: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中达成一致,同意过错方分得一半财产,那么法院通常会尊重双方的意愿。
三、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关于离婚过错方分得一半财产的案例:
案例:甲乙两人结婚多年,甲在外有婚外情,导致婚姻破裂。离婚时,乙要求甲不分或者少分财产。甲认为,虽然自己有错,但双方共同财产中有一套房产是甲的父母出资购买的,应归甲所有。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过错程度较轻,且房产确实为甲父母出资购买,故判决甲分得房产,乙分得其他共同财产。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甲为过错方,但由于其过错程度较轻,且房产为甲父母出资购买,法院最终判决甲分得一半财产。
离婚过错方是否能分得一半财产,并非一概而论。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过错程度、财产来源、双方协商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对于离婚过错方来说,争取分得一半财产并非不可能,但需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合理维权。同时,婚姻关系的维护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避免过错行为,以保障家庭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