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和婚姻观念的多元化,二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当二婚夫妻面临离婚时,财产分割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本文将围绕二婚再离婚时如何分割财产权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婚夫妻在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原则与初婚并无太大差异,主要遵循公平、合理、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二婚夫妻往往带有一定的婚前财产,且双方在婚姻期间共同财产的界定相对复杂,因此财产分割问题更为棘手。
案例一:甲乙双方均为再婚,甲在婚前拥有一套房产,婚后双方共同购买了一套房产。离婚时,甲要求将婚前房产归自己所有,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按照双方贡献比例分割。乙不同意,认为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应平均分割。
在这个案例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首先确认了甲的婚前房产归甲所有。对于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法院根据双方在婚姻期间的贡献比例,以及照顾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甲乙双方按照4:6的比例分割房产。
案例二:丙丁双方均为再婚,丙在婚前拥有一家公司,婚后双方共同经营该公司。离婚时,丙要求将公司归自己所有,丁要求按照双方在公司中的贡献比例分割公司股权。
在这个案例中,法院认为丙的婚前公司归丙所有。对于婚后共同经营的公司,法院根据双方在公司中的贡献比例,以及照顾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丙丁双方按照7:3的比例分割公司股权。
在处理二婚再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时,以下因素值得关注:
1. 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一般归各自所有。但若婚后双方共同使用了婚前财产,如将婚前房产用于共同生活,则可能需要对婚前财产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婚姻期间的增值部分。
2. 婚后共同财产:婚后共同财产主要包括双方在婚姻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考虑双方在婚姻期间的贡献比例,以及照顾子女成长的原则。
3. 子女抚养权:在分割财产时,法院会考虑子女抚养权的问题。若子女随一方生活,另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照顾。
4. 家庭债务:在分割财产时,应将家庭债务纳入考虑。若一方承担了家庭债务,另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得到一定的补偿。
5. 离婚原因:离婚原因也是财产分割的重要参考因素。若一方有重大过错,如家庭**、出轨等,另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照顾。
在二婚再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中,法院会根据公平、合理、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综合考虑婚前财产、婚后共同财产、子女抚养权、家庭债务、离婚原因等因素,作出合理的判决。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合理维权,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