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婚姻关系的变动已成为一种常态,二婚夫妻在离婚时面临的财产分割问题尤为复杂。本文旨在探讨二婚七年后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法律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对于二婚夫妻而言,财产分割不仅涉及双方在婚姻期间的共同财产,还可能涉及婚前财产的认定和处理。
案例一:甲乙双方于2010年结婚,甲在婚前拥有一套房产,婚后双方共同还贷。2017年,甲乙双方因感情破裂离婚。在财产分割时,甲主张房产为其婚前财产,不应分割。乙则认为,甲在婚姻期间还贷部分应视为共同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婚前房产在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应予以分割。
在这个案例中,法院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对甲乙双方的财产进行了合理分割。对于婚前财产,法院认为甲的房产在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应视为共同财产。这表明,在二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中,婚前财产并非一概不能分割,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案例二:丙丁双方于2012年结婚,丙在婚姻期间经营一家公司,公司资产逐年增长。2019年,丙丁双方离婚。在财产分割时,丙主张公司资产为其个人财产,不应分割。丁则认为,公司资产的增长与双方共同经营有关,应视为共同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资产在婚姻期间的增长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应予以分割。
这个案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丙丁双方在婚姻期间对公司资产的贡献,认为公司资产的增长部分应视为共同财产。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在处理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时,注重公平、合理的原则。
在二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中,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 婚前财产的认定:婚前财产一般属于个人财产,但在婚姻期间共同还贷、增值部分可能涉及共同财产的认定。
2. 婚后财产的认定:婚后财产一般属于共同财产,但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孳息等可能仍属于个人财产。
3. 离婚时财产的评估:离婚时,财产的价值评估是关键。双方应协商确定财产价值,如协商不成,可申请法院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4. 财产分割的方式:财产分割可以采取实物分割、折价分割、补偿分割等方式。具体采取何种方式,应根据财产的性质、双方意愿等因素确定。
5. 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共同财产的行为,法院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对其分割的财产予以调整。
在处理二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有助于二婚夫妻在离婚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