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父母的钱算共同财产吗

2025-04-04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婚姻法律实践中,离婚后父母所赠与的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之一。这一问题涉及到婚姻法、继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对于离婚双方的权益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离婚了父母的钱是否算作共同财产。

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具体到父母赠与的财产,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财产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这就意味着,如果父母在子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财产,且没有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这部分财产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案例分析:

案例一:甲乙两人于2010年结婚,婚后甲的父母赠与甲乙一套房产。2018年,甲乙因感情破裂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乙主张该房产属于共同财产,要求分割。甲则认为,该房产是父母赠与自己的,不属于共同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甲的父母在甲乙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房产,且未明确表示只归甲一方所有,故该房产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案例二:丙丁两人于2015年结婚,婚后丙的父母赠与丙一辆轿车。2019年,丙丁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丁主张该轿车属于共同财产,要求分割。丙则认为,该轿车是父母赠与自己的,不属于共同财产。法院经审理认为,丙的父母在丙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轿车,但明确表示只归丙一方所有,故该轿车不属于共同财产,不予分割。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父母赠与的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关键在于赠与行为是否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赠与方是否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如果父母在子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财产,且没有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这部分财产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反之,如果赠与方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这部分财产则不属于共同财产。

在实际操作中,离婚当事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父母赠与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例如,父母赠与的财产是否有明确的赠与协议、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同时,离婚当事人还需关注赠与行为是否合法、赠与财产的性质、赠与方的真实意愿等因素。

,离婚了父母的钱是否算作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赠与的财产,除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外,一般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对于保障离婚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离婚了父母的钱算共同财产吗 相关法律知识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