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作业人员下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2.在用人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并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等等
1.什么情况下不能解雇员工
虽然企业可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雇不适合的员工,但有以下六类员工是企业不能随意解雇的: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作业人员下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的。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2.在用人单位患有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并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内。
4.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的女性员工。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非法解雇员工如何赔偿
公司解雇员工需要有合法的依据和合法的程序。不同的解雇原因会导致不同的赔偿情况。
首先了解一下薪酬标准的常见表述和算法:
N:经济薪酬,按员工工作年限×工作年限计算员工辞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1:代替通知,公司在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情况下,无过错地解雇员工,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2N:非法终止的补偿。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的,按照当地平均工资三倍支付工资,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如果按照双方协议执行补偿,可以高于或低于法定补偿,甚至可以协商其他交换条件,不予补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单方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用人单位不具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处于继续履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该期间的工资。
有些企业很聪明,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为可以随时解雇员工。员工若想提起劳动争议,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面临败诉风险。但该公司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员工可以出示大量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如工资单、工作证、加班微信、社保缴纳证明、工作邮件、同事证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