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没有收入法院抚养费怎么判
法院裁决抚养费,鲜少因一方暂缺收入而全免责任,此乃特例。通常,法院综合考虑子女需求、父母经济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若一方无力承担,法院会参考最低保障标准或其未来经济潜力,合理确定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二、没有工作如何确定法院抚养费标准
确定法院抚养费标准通常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一般以月总收入的20%至30%为基准,若无固定收入,则按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同时,要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当地的生活水平等。若有特殊情况,如子女患有重大疾病等,可适当增加抚养费数额。法院在判定时会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进行裁量,以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需注意,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没有房产法院拍卖怎么执行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若需拍卖没有房产的财产,通常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对该财产进行评估,确定其合理的市场价值。然后,通过合法的拍卖程序,如委托专业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在拍卖公告期内,会向社会公开该财产的拍卖信息,吸引潜在买家参与竞拍。竞拍成功后,买受人需按照约定支付拍卖价款,法院会将该价款用于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等相关事宜。如果在拍卖过程中出现无人竞拍或竞拍价格过低等情况,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拍卖策略或采取其他执行措施。总之,法院会依法依规进行拍卖执行,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判决抚养费时,不会仅因为一方暂时没有收入就免除其支付抚养费的义务。通常会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如果一方确实没有收入,可能会参照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者按照其未来可能的收入潜力来确定抚养费的数额。
两人离婚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一、两人离婚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通常情况下,家长支付的抚养费用应持续至孩子年满十八周岁为止。
然而,若子女已经年满十六周岁却尚未达到十八周岁,并且他们的劳动收入已经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同时还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的生活水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考虑停止向孩子提供抚养费用。但是,对于那些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来说,即使他们已经超过十八岁,父母仍然负有继续支付抚养费用的法律责任。例如,这些子女可能正在接受高中及以下阶段的学历教育,或者因为某些非主观因素如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等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两人离婚教育费应给到多少岁
在中国,离婚后一般支付教育费至子女年满18周岁。但如果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应负担必要的教育费。具体数额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和确定教育费的支付标准及期限。
三、两人离婚财产分割需注意哪些方面
离婚财产分割需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如工资、奖金、房产等。区分个人财产,如一方婚前财产等。其次,遵循公平原则,考虑双方对家庭的贡献、生活困难程度等因素。再者,协商优先,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确定财产分割方式,达成一致协议。若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财产证据,如房产购买合同、银行存款证明等。另外,对于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要确保分割过程合法合规,避免因程序问题影响财产分割结果。
家长一般抚养子女至18岁。但16-18岁子女若自食其力,成为家庭经济支柱且维持当地生活水准,家长可停付抚养费。而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的子女,如在校学习或因病残无法维持生计者,父母仍须承担抚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