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能做伤残鉴定吗

2025-04-02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司法实践中,伤残鉴定是判定案件当事人伤残等级、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环节。那么,立案后能否进行伤残鉴定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一、立案后伤残鉴定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立案后,当事人可以申请进行伤残鉴定。在民事案件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鉴定。在刑事案件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以申请鉴定。

二、立案后伤残鉴定的程序

立案后,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伤残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 申请书:载明申请鉴定的原因、目的、要求等;

2. 申请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

3. 相关证据:如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

4. 鉴定费用: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用。

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审查完毕,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鉴定。同意鉴定的,应当在五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三、案例解析

以下是一个关于立案后进行伤残鉴定的实际案例:

案例:甲与乙因交通事故发生纠纷,甲受伤。甲在事故发生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赔偿损失。立案后,甲向法院申请进行伤残鉴定。法院审查后,同意甲的申请,委托某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甲的伤残等级为九级。

在本案中,甲在立案后及时向法院申请进行伤残鉴定,为后续的赔偿责任确定了依据。这也说明,立案后进行伤残鉴定是可行的。

立案后伤残鉴定应注意的问题

1. 申请时机:当事人应在立案后及时提出伤残鉴定申请,以免影响案件审理进度;

2. 鉴定机构选择:应选择具备资质、信誉良好的鉴定机构,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 鉴定费用:当事人应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用,否则鉴定机构有权拒绝进行鉴定;

4. 鉴定材料:当事人应提供真实、完整的鉴定材料,以便鉴定机构作出准确判断。

我们可以得出:立案后,当事人可以申请进行伤残鉴定。这一程序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后续的赔偿责任提供依据。在申请鉴定过程中,当事人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鉴定程序的合法、公正、准确。

立案后能做伤残鉴定吗 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本人到现场吗?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俗称的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本人到现场吗?为什么这么问呢?现实当中我们就遇到了,本人没到现场就拿到了鉴定结果,导致许多工伤家人问法律咨询网本人不去可以做鉴定吗?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啊,根据
2025-08-11
肩关节损伤工伤可以评几级伤残呢?
肩关节损伤工伤可以评几级伤残呢?许多家人问法律咨询网工伤评级听你讲了很多,很少见你讲肩关节工伤损伤的评级情况,找了许多材料,也没有找到对应的标准,收到了啊,简单给大家做一个大纲,帮助大家整理一下,你也
2025-08-11
工伤等级鉴定以哪次的片子为准
工伤等级鉴定以哪次的片子为准呢?工伤以后呢,我们在医院有多次治疗、手术、康复的记录啊,前后拍了很多CT、核磁共振的片子,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要以哪次CT片子和资料为准,正常要求啊,第一次首诊以及再次确认的
2025-08-08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