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世无遗嘱遗产如何继承?🌟

2025-07-18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遗产继承无遗嘱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在亲人离世且未留下遗嘱的情况下,首先应当检查是否存在遗赠扶养协议或遗赠。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那么遗产的继承将依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

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则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时,优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则不继承。若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时,份额通常应当均等。对于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特别关照。对那些对被继承人贡献巨大或与其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而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但未履行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则可能不分或少分。当然,如果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遗产构成的条件

(一)遗产必须是财产。这包括积极财产(如房产、现金等)和消极财产(如债务)。遗产不包括人身权及身份等,这是现代民法典作为财产继承的原则,与古代的宗祧继承制有所不同。

(二)遗产必须是死者生前合法拥有的财产。这里的“所有”是广义的,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等财产权利。

(三)遗产必须是非专属于死者自身的财产。一些财产因其人身专属性不具有可继承性,如养老保险金请求权,一旦被保险人死亡,该权利即行消灭。

(四)遗产的形态不限,包括死者死亡时遗留下的财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财产或替代财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方去世后,遗产的分配可以依照遗嘱内容进行,如果没有遗嘱,则可以依法或协商分配。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公证继承。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父母离世无遗嘱遗产如何继承?🌟 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