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无效情形:口头遗嘱因何种原因失效?

2025-07-12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遗嘱无效的情形及法律依据详解

在法律框架下,遗嘱的有效性受到严格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形下,遗嘱人订立的口头遗嘱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1. 遗嘱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遗嘱人因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订立的遗嘱可能被视为无效。这是因为法律要求遗嘱人必须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2. 遗嘱受到欺诈或胁迫

任何在欺诈或胁迫下订立的遗嘱都是无效的。这是因为遗嘱应当真实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任何外部压力都应被排除在外。

3. 违反法律规定

遗嘱内容如果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也将被视为无效。法律旨在保护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 其他无效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还可能存在其他导致遗嘱无效的因素。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以下法律条文为上述情形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如有其他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法律咨询。

遗嘱无效情形:口头遗嘱因何种原因失效? 相关法律知识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