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在取保候审多久不能出省?
在取保候审期间都不能出省,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12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时要遵守哪些规定
1、基本纪律。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特别要求在取保候审期间,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特殊规定中的一项或者多项:(1)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2)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3)不得同时特定的活动;(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角交执行机关保存。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三、对违反取保候审期间纪律行为的处罚
1、违反取保候审期间纪律,情节较轻的(1)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2)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3)将**变更为监视居住。
2、违反取保候审期间纪律,情节严重的(1)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可以逮捕:A、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B、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传讯不到案;C、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造成严重后果;D、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严重妨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2)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应当逮捕:A、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B、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C、实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或者干扰证人作证,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D、对被害人、证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他人员实施打击报复的。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未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之前,当事人都不能随便出省,除此之外,取保候审期间还需要把本人的护照、驾驶证等相关证件交给执行机关保存,也不能跟特定的人随意见面或者通信。
一、取保候审后无罪判决可以追责么
取保候审后无罪判决并不存在追责的情况,取保候审最后可以无罪释放,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规定,无罪释放是有一些具体的情形的,比如说公安机关对于拘留的人发现并不存在着犯罪行为的,可以无罪释放。因为取保候审和最终的定罪量刑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罪释放有如下几种情况:
(1)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
(3)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予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立即释放在押的被告人;
(4)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则作出*无罪判决,并在宣告判决后立即释放在押的被告人。
二、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
根据法律规定,若未违反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则保释金应当在结案后予以退还。
三、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还程序是什么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还程序如下: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同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并责令犯罪嫌疑人在《退还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相对较轻的**,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拘留或逮捕期间在满足法定条件下赋予其相对的自由。取保候审后无罪判决并不存在追责的情况,司法机关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查取证情况来进行判决处理,不存在违法犯罪事实的可以无罪释放处理,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