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监护公证书写指南📜监护与抚养权区别解析💡

2025-09-24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被委托监护人有哪些确定方式?

由他的原监护人进行委托,或者是通过法定程序委托。

(1)由父母委托他人做其子女的监护人。

(2)由法定监护人把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他人实施。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委托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人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可见,在委托监护的情形下,首先应当看当事人之间是否有约定,在有约定时从约定。如果当事人在委托监护时没有约定责任承担,则应当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在被委托人也有过错的情况下,被委托人与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在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后,监护人和受委托人按照各自的过错大小分担责任。

三、监护人如何确定?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亲属;

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通常我国规定的未成年的第一监护人是他的父母,如果他的父母已经没有监护能力,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死亡,那么父母留有遗嘱,得通过遗嘱来指定未成年的监护人,这时候遗嘱指定的监护效力是大于其他监护效力的。父母也可以将监护人委托给其他靠谱的近亲属或者是相关机构。



一、未成年监护人公证书怎么写?

监护权公证书样本

(______)___字___号

兹证明______(___(性别),______年___月___日出生)是_________的生身母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的规定,_________是未成年人_________的法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___省___(县)公证处

公证员:__________________(签名)

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二、监护人如何确定?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亲属;

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经有关单位同意的,出可以担任监护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我,未成年人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他的父母,如果他的父母丧失监护能力,或者他的父母因故死亡,那么这时候未成年人的第二顺序监护人才可以变更为第一监护人,但是如果他的第二顺序监护人,也就是未成年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依然是没有监护能力,那么这时候他的监护人还可以继续发生变更。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更多 法律 相关法律知识

行纪合同与居间合同的区别🌟委托合同有何不同?📜
一、 行纪合同与间接代理区别是什么?第一,主体不同。在间接代理合同中,法律对代理人的主体资格没有特别的限制规定,只要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可以成为代理人。而在行纪合同中,行纪人的主体资格受到
2025-09-25
行纪合同管辖法院如何确定🤔?收费规定是啥?💼📜
一、 行纪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义务是什么?(1)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义务。行纪人应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完成行纪行为,并应当尽注意义务,以使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2)依委托人指示处理事务的义务。委
2025-09-25
🎯 拍卖合同属居间/行纪合同?📜 行纪合同是否要式?📝
一、行纪合同与中介合同有什么区别?1、行纪合同中,行纪人虽然是受委托人的托付而进行相应的民事活动,但行纪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即,行纪人是该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而并非是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
2025-09-25
📝行纪合同需书面吗?效力规定📝
一、如何区分委托合同和行纪合同?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都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彼此信任而产生,由一方代为另一方办理委托的事务,其法律后果
2025-09-25
🔍如何区分委托合同和行纪合同?🤔 行纪合同与委托代理根本区别
一、委托居间行纪合同区别是什么?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都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彼此信任而产生,由一方代为另一方办理委托的事务,其法律后果
2025-09-25
委托居间与行纪合同有何不同?🤔 委托代理、居间、行纪合同三大
《民法典》第九百五十一条 【行纪合同定义】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