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一、新都区征地折迁公摊面积有补偿吗?
新都区征地折迁公摊面积有补偿,根据拆迁法律的规定,保障被征收人居住条件,对于公摊面积应当补偿。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不论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还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选择产权置换时,不能低于拆一还一的原则,不能因此而降低原有的居住面积、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平。公摊面积也应当参考1:1的还房比例,拆前公摊和安置房公摊应当一致,如有差距,应计算补偿。
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
1、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
2、货币补偿金额;
3、补偿安置方式;
4、搬迁期限;
5、当事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实行房屋调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安置房屋的价值金额、面积、地点和层次等事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示范文本由市房地资源局制订,由拆迁当事人参照使用。拆迁期限届满后的30日内,拆迁人应当将其订立的所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报区、县房地局备案。
三、拆迁补偿的方式有哪些?
拆迁补偿安置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以下称价值标准房屋调换);拆迁居住房屋,还可以实行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在应安置面积内不结算差价的异地产权房屋调换(以下称面积标准房屋调换)。
拆迁用于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房屋调换,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拆迁补偿安置方式,由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按照本章规定进行选择。实行房屋调换的,拆迁人应当提供两处以上经区、县房地局审核的安置用房,供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选择。
现实生活当中,拆迁补偿是需要进行拆迁安置办法的确定的。当然,不管是哪一种拆迁的活动,都必须要严格的考虑到相关被拆迁人员的合法的权益,同时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拆迁补偿。
一、《征地补偿告知书》可诉吗?
《征地补偿告知书》有异议是可诉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行为不仅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行政事实行为。因为事实行为虽然不产生行政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对公民、法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仍然可能造成损害,如通知书在调查核实被征地人的财产上有缺漏或者资产评估标准偏低等,就有可能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对告知书,通知书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二、征地补偿的过程是什么?
1.张贴征地告知。其实开始就是“计划征地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征地范围,面积,用途;补偿方法和标准;安置计划。
2,现状调查和确认,确定区域和附件等。一般情况下,这一环节主要是测量土地面积、房屋面积,核查地面上的青苗、附着物等,当然,必须是你家被划入征地红线范围内的。
3.召开听证会,征求农民的意见:县级自然源部门和乡镇政府就公告内容征求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有分歧协调进行解决。并应当时通知申请听证的权利。如果村民要求听证会,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及时举行听证会。
4.组织,审查和报告征地材料。县级自然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征地调查结果和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和移民安置计划,以及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制定计划。农地改造,补充耕地计划,征地计划和土地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报告规范(简称:一书四计划),经县级人民政府初审后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报批,走法定程序。
5.征地审批。获得批准文件后10个工作日内,县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征地公告张贴在村委会或村民小组。
6.土地征用公告。建议被征收人收到征收通知后,必须掌握相关的及时性和程序,防止以后打官司被动。
7.办理赔偿登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凡是与被征收土地有关系的,都应当在公告之日内,必须将土地所有权证书交到在公告指定的县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由他们具体负责处理土地补偿登记等问题。
8,制定并公布征地补偿方案和安置方案。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批准的征地计划进一步核实土地所有者,权利人和地上附着物,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镇)和村庄应当宣布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获得土地的农民的意见。
9.进行听证。按照《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第10号令)规定,为维护被征收农民的切身利益,凡是牵涉到的单位和个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或者要求有关单位举行听证会的,应当自计划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10.土地征用和土地交付的实施。如果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计划确定的相关补偿费未全额支付,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有权拒绝移交土地。
征地补偿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就是以上这些,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征地补偿政策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特别是对于征地补偿的告知情况,应当及时主动向拆迁户说明,如果对相关事项有异议的,可以通过合法的程序进行起诉处理。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找律师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