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很多朋友对于《伤残鉴定》标准细则 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伤残鉴定标准细则》
一、引言
伤残鉴定是指在司法鉴定、工伤鉴定、交通事故处理等领域,对受伤者的伤情、残疾程度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我国伤残鉴定标准细则旨在规范伤残鉴定工作,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伤残鉴定标准细则的相关内容。
二、伤残等级划分
1. 一级伤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
2. 二级伤残: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
3. 三级伤残: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
4. 四级伤残:生活基本自理,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
5. 五级伤残:生活部分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6. 六级伤残:生活基本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7. 七级伤残:生活基本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8. 八级伤残:生活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9. 九级伤残:生活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10. 十级伤残:生活自理,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三、伤残鉴定标准细则
1. 骨折:
(1)上肢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程度及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下肢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程度及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3)脊柱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 肌肉、肌腱损伤:
(1)上肢肌肉、肌腱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下肢肌肉、肌腱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3. 神经损伤:
(1)上肢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下肢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4. 脑损伤:
(1)轻度脑损伤:根据症状、体征及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中度脑损伤:根据症状、体征及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3)重度脑损伤:根据症状、体征及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5. 脊髓损伤:
(1)不完全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2)完全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功能丧失情况,评定伤残等级。
四、鉴定程序
1. 受理鉴定:鉴定机构应当依法受理当事人提出的伤残鉴定申请。
2. 调查取证:鉴定人员应当对当事人的伤情、病史、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3. 鉴定评估:鉴定人员应当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对当事人的伤残程度进行评估。
4. 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机构应当根据鉴定评估结果,出具鉴定意见。
5. 鉴定鉴定结论应当依法送达当事人。
五、结论
我国伤残鉴定标准细则旨在为伤残鉴定工作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鉴定人员应当严格遵循鉴定程序,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伤残鉴定,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伤残鉴定》标准细则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伤残鉴定》标准细则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