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假离婚买房破限购无效且风险大
近年来,一些购房者试图通过“假离婚”的方式来规避限购政策,企图实现购房目的。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无效,而且风险重重。
政策明确禁止假离婚购房行为不予支持
国家发改委、央行等多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于假离婚破限购买房的行为,政策明确表示不予支持。
法律无“假离婚”一说弄假成真不受保护
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旦夫妻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两人的婚姻关系在法律上就已经完全解除,包括财产分配、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在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时就已经达成协议。之后出现的任何纠纷都不再受婚姻法保护。
通常情况下,假离婚买房的夫妻会在《离婚协议》上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以使得无房的一方获得购房资格。但若办理完离婚登记后,获得房屋的一方后悔,另一方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实现复婚或重新分配财产等。
风险与后果慎重选择,避免因小失大
即便假离婚后的两个当事人再次复婚,当初离婚时被分割的财产同样将作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如再离婚,这部分财产也是无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
因此,尽管假离婚曾让一些人获得了一些好处,但鉴于其存在的风险和当前政策的打压,建议购房者要慎重考虑。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有房的家庭何必挑战政策权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需要明确的是,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说法。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就解除了夫妻之间合法的婚姻关系。因此,所谓的假离婚实际上是在离婚买房后再进行结婚。但如果涉及到离婚后不认账,或者发生矛盾纠纷时难以认定的情况,在法律上是不支付的,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