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二胎产假政策解读享受福利待遇的条件与时长
随着我国政策的逐步放宽,生育二胎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然而,生育二胎并非儿戏,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只有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才能被视为计划内生育。以下将为您详细解读二胎产假的相关政策,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生育二胎的条件与程序
生育二胎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
二胎产假时长及福利待遇
1. 产假时长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 流产产假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3. 奖励假根据较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2016年12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表决通过的计生法修正法草案取消了晚婚晚育假,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这意味着,生育一孩、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同时,丈夫的陪产假从10天增加到15天。
4. 晚育假虽然生育二胎不再是晚育,但部分地区的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如单位能提供更多晚育假,则更好。
5. 产前假如果单位批准,您还可以申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收入不得低于以前月工资性收入的80%。
生育二胎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依法取得相关证明。了解二胎产假政策,有助于您更好地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在享受产假期间,请关注自身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祝您和家人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