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法定结婚年龄概述
新婚姻法沿袭了1980年婚姻法的规定,明确了法定结婚年龄。根据《婚姻法》第六条,男性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法定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婚姻双方具备适宜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以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法定婚龄的重要性
法定婚龄的设定,既考虑了人的生理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也考虑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达到法定婚龄的人,才享有结婚的权利。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婚姻双方的身心健康,促进青年人的全面发展,并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国法定婚龄对比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对法定婚龄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丹麦、波兰和美国一些州规定男性为二十一岁,女性为十八岁;瑞士和越南规定男性为二十岁,女性为十八岁;德国、俄罗斯、新加坡规定男女均为十八岁;日本、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规定男性为十八岁,女性为十六岁;菲律宾规定男性为十六岁,女性为十四岁。
我国法定婚龄的历史演变
我国封建时代存在早婚习俗,如唐朝规定男性十五岁、女性十三岁可婚嫁;宋明清时期,男性十六岁、女性十四岁可嫁娶。1950年,我国首次颁布婚姻法,规定男性法定婚龄为二十岁,女性为十八岁。1980年修订婚姻法时,考虑到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将法定婚龄调整为男性二十二岁,女性二十岁。
法定婚龄的修订讨论
在此次婚姻法修订过程中,有建议将男女法定婚龄统一,或降低法定婚龄。但考虑到1980年确定的婚龄执行情况基本可行,且符合自然规律和群众实际,因此未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