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尸检期限与流程详解
死亡者应在七天之内进行尸检,以确保尸检报告的有效性。若发生案件导致受害者死亡,尸检应在四十八小时内进行。一般情况下,尸检报告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尸检报告的有效期限
尸检报告的最长期限为患者死亡后7日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若医患双方对死因无法确定或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在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情况下,尸检期限可延长至7日。尸检需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有义务进行尸检。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或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若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责任由拒绝或拖延方承担。
如何申请医疗尸检
医疗尸检可由病人家属或医疗机构提出。若医疗机构提出尸体检验要求,必须取得病人家属的同意。在签订《尸体检验协议书》后,医患双方共同选择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具有尸检资格的鉴定机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冷冻保存条件的,可延长至7天。尸检需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在实践中,尸检未能进行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医院提出进行尸检,但死者家属不同意且不愿签字,导致尸检无法进行;二是患者死亡后,医院未能及时告知家属有权选择进行尸检确定死因,而家属因缺乏相关知识,也未提出尸检要求。对于第一种情况,不应认定医院未履行告知义务;对于第二种情况,医院应承担未尽告知义务的责任。
医疗纠纷的侵权诉讼属于一般侵权案件,应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尽管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患方仍需提供医患关系、损害事实、损失多少的初步证据。只有患方完成这部分举证责任后,举证责任才转由医院承担。若医院不能证明自身无过错,则需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在尸检过程中,若患方对死因有异议,医院已履行相关告知义务,则具有尸体处理权的近亲属应配合尸检进行。尸检报告成为患方应举证和提供的原始资料。
早期尸检的费用为500元一次,若尸体高度腐烂,还需额外支付50%的费用。尸检可由死者家属或医疗机构提出,但通常在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