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婚内财产约定法律效力与注意事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书面约定婚姻财产的归属,包括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一旦协议符合法律规定,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下面将详细解答关于婚内财产约定在离婚时是否有效的相关问题。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
1. 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
(1)在签订协议时,有些夫妻会约定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实际上这些财产仍由父母掌管。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赠与未履行,未完成的赠与不生效。
(2)此类约定在实际操作中争议较多,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
2. 不动产归双方共有但未作产权变更
(1)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未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如果发生争议,一旦被认定为赠与,因为没有实际交付,可能会被撤销。
(2)只有在最后认定为夫妻财产约定时,才会发生法律效力。此类约定在实际操作中争议频发,多数会被认定为赠与。
3. 谁提离婚谁无财产的约定
此类约定可能会限制离婚自由权,因此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签署与注意事项
婚内签署财产分割协议是允许的,只要夫妻双方都同意协议内容,即可自愿签署。但如果双方无法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且不想立即办理离婚手续,不能直接向法院提出婚内财产分割的请求。否则,即使提出请求,也可能不会被法院受理。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