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产假工资计算方法📝详析!💡

2025-07-17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女员工产假及哺乳期工资待遇详解

女性员工在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和哺乳假期间,工资待遇有明确的规定。以下是对这些待遇的详细说明,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和权益。

产假工资如何计算?

产假工资是按照员工本人工资的80%来计算的。在产假期间,女职工可以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津贴的时长与产假时长一致。哺乳期最长可请六个半月,期间工资不得低于原工资的80%。

产前假工资规定

女职工怀孕七个月以上(即28周),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需要注意的是,长病假的女职工不享受产前假。这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只能按预产期在产假前执行,期间工资按本人工资的80%发放。

产假工资规定(产期)

产假期间,女职工一般不领取工资,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具体津贴计算方式如下

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哺乳假工资规定(哺乳期)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可申请哺乳假六个半月。这六个半月的哺乳假期间,工资与产前假工资相同,不得低于原工资性收入的80%。原工资性收入指的是女职工请产前假或请产假前正常出勤月,企业根据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国家法定产假天数

国家法定产假为98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产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按照本人原工资的80%发放。产假结束后,符合条件的员工还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生育津贴。哺乳期假也可以向单位申请,经过批准后可以享受哺乳假。

2023产假工资计算方法📝详析!💡 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