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离婚后复婚,财产归属问题解析
离婚后再复婚,关于财产归属的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人。那么,离婚后又复婚之前的财产是否属于婚前财产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离婚后复婚,财产仍属婚前财产
复婚,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意味着男女双方在离婚后自愿恢复夫妻关系。这通常表明双方的感情并未完全破裂,或导致离婚的原因已被消除。复婚需要遵循法定程序,与结婚手续类似,需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并缴回原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领取复婚登记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因此,复婚前分得的财产,仍属于该方的婚前财产,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恢复而变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的范围
婚前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利息。
一方婚前以货币、股权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现为另一形态的财产。
我国法律对婚前财产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以下情形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的婚前财产;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离婚后复婚的夫妻,只需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即可。在处理财产归属问题时,应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