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关于赡养父母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1. 当父母无力抚养幼年子女时,子女在独立后必须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能以父母是否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为前提来免除赡养责任。
2. 若父母的错误行为对子女造成了身心伤害,如杀害、虐待或遗弃子女,则原则上父母将丧失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
3. 即使已嫁女儿没有经济收入,她们仍有赡养老年父母的义务。她们可以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支付赡养费。
4.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与父母是否有财产、是否分过家以及分家是否公平无关。
5. 父母若有多个子女,他们应共同承担赡养责任。每位子女承担的义务多少,应根据各自的生活和经济条件协商决定。
依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并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老人的赡养费怎么算
赡养费的计算标准如下
1. 根据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视为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
2. 子女人数决定赡养费的承担比例,独生子女负责全部赡养费,多个子女则按比例分担。
赡养的基本原则
1. 赡养义务不分男女,每位赡养人都应积极履行对被赡养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2. 被赡养人在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进行赡养。
3. 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未经被赡养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侵犯。
4. 赡养人不得强行将有配偶的被赡养人分开赡养,应尊重被赡养人的婚姻自由。
5. 被赡养人有权依法继承遗产和接受遗赠,其财产由被赡养人自主支配,任何人不得强行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