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又想分割财产该怎么办

2025-05-04
文律师
文律师

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婚姻生活中,有时夫妻双方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离婚。离婚后,财产分割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后财产分割并未得到妥善处理,导致一方在离婚后仍想对财产进行分割。那么,离婚后又想分割财产该怎么办呢?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这一问题。

案例一:甲乙两人于2010年结婚,婚后共同购买了房产一套。2018年,甲乙因感情破裂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归甲所有。然而,在离婚后,乙发现甲在离婚前已将该房产出售,乙认为甲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房产出售所得。

针对此类情况,离婚后又想分割财产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查明财产状况:在离婚后,当事人应尽快了解对方的财产状况,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可以通过查询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账户等方式获取信息。

2. 收集证据:当事人需要收集与财产分割有关的证据,如离婚协议、财产清单、转账记录等。证据的收集对于后续的诉讼至关重要。

3. 法律咨询:在了解财产状况和收集证据的基础上,当事人应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咨询,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依据。

4. 提起诉讼: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离婚后未分割的财产。

案例二:丙丁两人于2015年结婚,婚后共同经营一家公司。2019年,丙丁因经营理念不合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公司股权归丙所有。然而,在离婚后,丁发现丙在离婚前已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他人,丁认为丙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股权转让所得。

针对此类情况,当事人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确认股权转让的合法性: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需要核实股权转让的合法性,包括转让程序、转让价格等。

2. 评估公司价值:为了确定股权转让所得的合理分割比例,当事人需要对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

3. 法律援助:在评估公司价值后,当事人可以寻求律师的法律援助,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诉讼策略。

4. 提起诉讼: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股权转让所得。

在处理离婚后财产分割问题时,当事人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法律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财产分割应遵循公平原则,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2. 时效问题:离婚后财产分割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离婚之日起计算。

3. 调解优先: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尝试调解解决纠纷,以降低诉讼成本和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离婚后又想分割财产的当事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务必注重证据收集和法律咨询,以便在诉讼中取得有利地位。

离婚后又想分割财产该怎么办 相关法律知识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