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离婚手续办理完毕后,财产分割是否就此尘埃落定,一直是法律实践中争议的焦点。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并非一成不变,特定情况下,一方仍有权要求重新分配财产。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案例,探讨离婚后财产分割的若干问题。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原则是平等、公正、合理。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对家庭的贡献、子女抚养需要等因素,合理分割。实践中,财产分割通常在离婚诉讼中一并解决,但并不意味着离婚手续办理完毕后,财产分割就再无变动可能。
在实际案例中,有一则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甲乙两人于2010年结婚,婚后共同购买了房产一套。2018年,双方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归甲方所有。离婚后,乙方发现甲方在离婚前已将该房产出售给第三方,乙方认为甲方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房产。
法院审理认为,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的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愿表示,但甲方在离婚前已将该房产出售给第三方,且乙方在离婚时并不知情。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离婚后,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请求再次分割财产。法院最终判决甲方将房产出售所得款项的一半支付给乙方。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离婚后财产分割并非绝对不可变动。以下几种情况下,离婚后财产分割可以重新调整:
1. 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如上所述,离婚后发现对方有隐藏、转移、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以请求再次分割财产。
2. 离婚协议显失公平。离婚协议是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但如果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财产分割进行适当调整。
3. 离婚后的新情况。离婚后,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经济条件较好,可以要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此外,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发生变更,也可能导致财产分割的调整。
4. 法院判决错误。离婚诉讼中,法院对财产分割的判决存在错误,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请求法院重新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后财产分割的重新调整,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财产分割的范围。同时,当事人应当在法定诉讼时效内提出请求,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通过对离婚后财产分割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离婚手续办理完毕后,财产分割并非一成不变,特定情况下,一方仍有权要求重新分配财产。这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