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婚姻关系中,出轨行为往往成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导火索,进而引发离婚。在离婚过程中,财产分配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婚内出轨对离婚财产分配比例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相关法律原则和实务操作。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离婚时,共同财产应当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对家庭的贡献、子女抚养需要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割。在婚内出轨的情况下,法院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会考虑出轨方的过错,对无过错方给予一定的照顾。
案例一:甲乙双方于2005年结婚,婚后共同购买了住房一套。2015年,甲方发现乙方有婚外情,双方感情破裂。2016年,甲方起诉离婚。在财产分割过程中,法院认为乙方存在过错,将共同财产中的住房判归甲方所有,乙方仅分得部分现金和家具。
案例二:丙丁双方于2010年结婚,婚后共同经营一家公司。2018年,丙方发现丁方有婚外情,双方感情破裂。2019年,丙方起诉离婚。在财产分割过程中,法院认为丁方存在过错,将公司股权判归丙方所有,丁方分得部分现金和房产。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婚内出轨的离婚案件中,法院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1. 出轨方的过错程度:出轨行为越严重,法院对无过错方的照顾程度越高。如案例一中,乙方出轨行为较为严重,法院将住房判归甲方所有。
2. 无过错方的经济状况:在财产分割时,法院会考虑无过错方的经济状况,以确保其生活来源。如案例二中,丙方在离婚后仍需继续经营公司,法院将公司股权判归丙方所有。
3. 子女抚养需要:在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权是法院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案例一中,甲方在离婚后取得了住房,有利于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4. 双方的贡献程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对家庭的贡献程度也是法院分割财产的依据。如案例二中,丙方在经营公司方面有较大贡献,法院将公司股权判归丙方所有。
在实际操作中,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根据以上因素综合判断,确定财产分配比例。具体到婚内出轨的离婚案件,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
1. 出轨方分得较少的共同财产,如案例一中的乙方。
2. 无过错方分得较多的共同财产,如案例一中的甲方。
3. 双方协商一致,按照协商结果分割共同财产。
4. 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合理方式分割共同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婚内出轨并非绝对导致财产分配比例失衡。在具体案件中,法院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双方的经济状况、子女抚养需要等。因此,在处理婚内出轨的离婚案件时,律师应当充分了解案情,为当事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以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