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婚姻关系的维系与解除,往往伴随着财产分割的问题。拿了结婚证离婚,是否能分到财产,这是许多人在面临婚姻破裂时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进行详细探讨。
在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应当归双方共同所有。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进行分割。那么,拿了结婚证离婚,是否意味着可以分到财产呢?答案并非绝对。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小王与小李于2015年登记结婚,婚后共同购买了房产一套。2018年,双方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离婚时,小王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包括房产。然而,小李认为,房产证上只有自己的名字,小王无权要求分割。那么,小王能否分到房产呢?
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知识产权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等。在离婚时,这些共同财产应当进行分割。具体到本案,虽然房产证上只有小李的名字,但考虑到房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且小王也参与了购房款的支付,因此,房产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那么,小王能否分到房产呢?这取决于双方的协商。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协商结果分割房产。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院。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夫妻双方的贡献大小、生活需要等因素,公平合理地分割共同财产。
在实际操作中,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1. 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得要求分割。但如果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了收益,这部分收益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 赠与财产:赠与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赠与的财产,如果赠与人没有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3. 继承财产:继承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继承的财产,如果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只归一方所有,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4. 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离婚协议中约定了财产分割方案,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
回到本文的案例,小王和小李在离婚时,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贡献大小、生活需要等因素,公平合理地分割共同财产。最终,小王有可能分到一部分房产。
拿了结婚证离婚,是否可以分到财产,取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双方的协商。在实际操作中,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合理分割共同财产。在面临离婚时,双方应当保持冷静,积极协商,以实现公平合理的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