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在婚姻法律实践中,关于婚后购置的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常常引发争议。尤其是媳妇结婚时所收到的车辆,离婚时是否算作共同财产,成为不少夫妻离异时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结婚是两个人共同生活的开始,往往伴随着各种礼物的赠送。在许多地方,媳妇结婚时,娘家或婆家会赠送一辆车作为贺礼。那么,这辆车在离婚时是否应当算作共同财产呢?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这意味着,婚后取得的财产,无论是房产、车辆还是其他财物,原则上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婚后取得的财产都无条件地属于共同财产。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结婚时所收到的车辆是否算作共同财产,法院的判决并非一概而论。例如,在某一案例中,原告甲与被告乙于2010年结婚,婚后不久,甲的父母赠送了一辆轿车给乙。2015年,甲乙因感情破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就车辆的归属产生了争议。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虽然该车辆是在婚后取得的,但甲的父母明确表示该车辆是赠与乙个人的,而非甲乙共同所有。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因此,法院判决该车辆归乙所有。
与此相反,在另一案例中,原告丙与被告丁于2012年结婚,婚后不久,丁的父母赠送了一辆轿车给丙和丁。2018年,丙丁因感情破裂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同样就车辆的归属产生了争议。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虽然该车辆是在婚后取得的,但丁的父母并未明确表示该车辆只归丁个人所有。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后取得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法院判决该车辆为丙丁的共同财产。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判断结婚时所收到的车辆是否算作共同财产,关键在于赠与人的意愿。如果赠与人明确表示该车辆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该车辆就属于个人财产;反之,如果赠与人没有明确表示,那么该车辆就属于共同财产。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赠与人的意愿、婚姻存续期间财产的增值部分以及夫妻双方的生活需要等因素。因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于赠与财产的归属问题,夫妻双方应当及时沟通,明确赠与人的意愿,以免日后产生纠纷。同时,在离婚时,也要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