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协商解除合同的,按协商赔偿;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按协商赔偿;一方违约解除合同的,可以按照合同要求违约方赔偿;未达成协议的,按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因不可抗力而终止合同的,当事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未采取的,当事人应当就损失扩大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解除后,损失有一定范围的赔偿,一般为实际损失,主要包括:
1、因合同终止而发生的必要费用。签订合同时的另一方;
2. 为相信而发生的必要费用合同能够正常履行;
3、合同解除后恢复原状所发生的必要费用;
< p> 4.其他。同时,上述损失的赔偿不包括因不履行债务而造成的可用利润损失。
但对于违约金责任,无论违约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必须支付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否则,可以要求适当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会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一种客观情况,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终止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终止履行。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因违约而解除合同的,有权解除合同的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终止后,保证人仍应当向债务人承担民事责任,但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负责继续履行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与约定不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一方当事人赔偿损失的金额应当等于因违反合同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所能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可能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反合同的,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数额;约定的违约金高于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增加数额。当事人的要求应当适当减少。
当事人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的,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也应当履行债务。